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18日电 题:找到这70万人!来自新发地的“寻人启事”
作者 郎朗 左宇坤
“最近15天有没有去过新发地?”这是最近高频出现在北京市民面前的必答题。
一周之内确诊158例新冠肺炎患者,随着北京疫情态势骤变,北京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迅速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疫情地标。与此同时,摸排与新发地相关的人,成为北京最迫切的工作。
6月17日,北京方面透露,13日起,北京已经对35.6万人进行了核酸检测,17日将完成对大数据筛查的35.5万涉疫市场相关人员的检测工作。这意味着,一周之内,北京排查了70万人。
6月13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警方对周边进行交通管控。当日凌晨,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丰台区卫健委发布消息,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暂时休市。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坐标:新发地!
6月12日凌晨4点,天刚蒙蒙亮,北京南四环外的新发地市场里已经人声嘈杂。这个占地1680多亩、有17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市场,周转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生鲜蔬果,十几米半挂货车来来往往。此时的新发地,正准备供应北京各大商超、餐厅、学校和市民新一天的新鲜食材。
日吞吐蔬菜1.8万吨,果品2万吨,生猪3000多头……作为亚洲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左右着整个华北地区蔬菜流转,供应着全北京饭桌上70%的蔬菜和10%的猪肉,是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然而12个小时之后,北京市疾控部门通报,新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曾到过新发地市场采购海鲜和肉。彼时的新发地,其牛羊肉交易大厅已宣布停业。又过了不到12小时,13日凌晨3点,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整体暂时休市。
2003年非典期间也不曾关停的新发地,安静了下来。
和这种安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上不断涌现的追问:“新发地在哪里?在新发地发现了什么?它关停意味着什么?”一时间,新发地落进舆论漩涡。
“将新发地批发市场作为流调溯源的重中之重,对市场所有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周边场所全面排查。”12日晚间的北京市的疫情发布会上,新发地已被视作北京这波疫情防控的靶心。
之后几天,北京披露了更多确诊病例的人员构成和活动轨迹,在新发地工作的人、去新发地采购的人、所供职的餐馆从新发地进货的配菜员……在这两天的北京疫情新闻中,“均与新发地有关”成为标题里的高频语汇。
虽然目前有关疫情源头的争论还很多,但是,当所有线索都指向新发地,在人们眼中,新发地已然是北京疫情的“坐标”。
于是,在这座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里,寻找与新发地有关的人,成为最紧迫的事。
6月17日,北京西城一实施封闭管理的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敲门行动”
找到两周之内与亚洲最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相关的人,难度可想而知,但再难也必须争分夺秒地找。
摸底首先从新发地周边出发。途经这里的4条市内公交线路绕行甩站;附近3所小学、6所幼儿园立即停课;周边11个小区封闭管理;9万多附近居民和8000多名市场工作人员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摸底还在更广的范围同步进行。北京市委组织部官微6月15日发布,北京市各区全面开展“敲门行动”,摸排与新发地有关人员等信息。
盛夏的北京,即使在夜里,空气都有些潮热。有网友拍到晚上十点左右,一位居委会老大爷边擦汗边在单元楼门口按门铃,挨家挨户询问:“有没有去过新发地的人?谢谢。”
这几天,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接到了社区居委会的电话,确认是否曾在5月30号之后去过新发地市场;网络上,也有北京的社区工作人员感慨,凌晨3点微信群还能收到街道领导对防控工作的安排……
这些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故事,正是近几天北京拉网式排查的缩影。
在15日召开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徐颖表示,所有社区的防控工作已进入战时状态。7200个社区(村),近10万名社区(村)工作者投身疫情防控“战场”。
各街道组建了摸排队伍,下沉干部、社工、楼院长、志愿者等一对一认领任务,逐户敲门,打电话、发短信,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地毯式”摸排工作,从清晨破晓到夜半时分。
社区的所有卡口都有社工、下沉干部、居民志愿者、保安24小时轮流值守,严格执行测温、查证、验码、登记4项措施。
有市民收到大数据分析的短信中新网张曦 摄“大数据说我去过新发地”
在地毯式人工摸排的同时,有关“新发地”的提醒,高频次地出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找人的方式,有的接地气,有的高科技。
随着疫情骤变,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原本已经撤掉的体温检测点又重新设立起来,测温人员会问一句你从哪来,有没有去过新发地。不少北京网友还晒出小区内大喇叭“广播寻人”的视频:“亲爱的居民朋友,如您曾去过新发地批发市场,为了您、家人及大家平安健康,请主动迅速与社区居委会联系。”
此外,新闻报道、手机短信、大街上的横幅、电梯里的广告,都不断提醒市民如果近期去过新发地,要及时报告,主动检测。
北京市民的社交网络中,上报5月30日及以后是否去过新发地,有无相关人员接触史,成为工作群、小区群,甚至家长群中的必答信息。
这两天,住在南城的北京市民还陆续收到落款为“大兴区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条手机信息:
“经过全市大数据分析,您可能在5月30日(含)以后去过新发地批发市场……”
据北京市大兴区介绍,为坚决阻断传播渠道,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深入细致开展流调和病毒溯源工作,6月15日至16日,大兴区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三大运营商,向有可能在5月30日以后路过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市民发送配合填报信息的相关短信。
“大数据说我去过新发地”,成为不少北京市民社交网络群组中的热门话题。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吴浩17日对媒体称,行动轨迹一致的情况下,利用大数据分析相关的风险人群在哪里,北京最近几天检测的30多万人都是利用大数据找出来的。
6月14日,北京市民在宣武体育场进行核酸采样。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对于北京来说,争分夺秒地摸底排查,除了找人,还有检测。
“今天全社区做核酸检测,一大早给我们发放了免费早餐,突然感觉疫情离我们好近。祈祷平安!”6月16日上午,一位北京市民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中发了这样的信息,配图是社区居民排队做核酸采样,以及自己收到的免费早餐。
近来,不少北京市民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排队等待核酸采样的照片。
网友晒出做核酸检测收到的免费早餐对确诊病例所住小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对新发地市场超万名商户、员工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对5月30日以来与新发地市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对所有农贸市场、餐饮店、食堂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防疫检查、环境消杀和核酸检测……
眼下,“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成为北京防控疫情重要措施,以往似乎 “高危人群独有”的核酸检测,已经在北京市民中渐次大规模铺开。”曾经“谈核酸色变”的市民,也为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表现出更高的检测意愿,主动筛查的人数不断增加。
按照北京市卫健委的说法,北京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已达到98所,日最大检测能力达9万多人。
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核酸检测的日均采样约40万人。自6月13日起,北京已经迅速对新发地等出现疫情的市场人员、周边小区居民、大数据排查涉疫市场人员、社区“敲门行动”中主动报告有关接触史的人员以及全市各农贸市场工作人员约35.6万人进行了核酸检测。17日,将完成对大数据筛查的35.5万涉疫市场相关人员的检测工作。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高效率的寻人和检测背后,是一线“抗疫战士”实实在在的付出,更是全体北京市民的积极响应和有力配合。
这两天,一些核酸检测人员的“工作照”走红网络,凌晨1点的深夜,他们垫着塑料纸躺在检测点短暂休息;38℃高温的正午,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露天检测点坚守岗位。
有网友在这些照片下留言:没有什么辛劳是理所应当的,让我们一起加油。(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