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邢台6月8日电 (张鹏翔 杨英聪)“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我不能一个人牵着‘致富牛’奔小康,我要依托我的养殖场,把我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乡亲们,让更多的人实现致富梦。”河北省平乡县霍流渠村村民霍贵勇说。
今年42岁的霍贵勇精瘦壮实,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说起话来神采飞扬。高中毕业后,他不愿意继续祖辈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决定出去闯荡,多挣点钱补贴家用。练过摊、打过工,跑过出租、当过司机,几年的走南闯北让他增长了见识、增添了阅历,也让他萌生了自己创业当老板的念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4年春,霍贵勇开车陪着一个养牛的好友外出参观学习,三天的行程下来,让他越来越感受到养牛的商机。特别是在饲料方面,平乡就是玉米种植区,秸秆就地取材,节省运输费用,降低了养牛成本。霍贵勇拨着指头算着账:“收购秸秆青贮,既可以减少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一举两得呀!”
图为霍贵勇在给牛喂水。 姚友谅 摄2014年,霍贵勇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始建场。2015年6月,邢台市胜东养殖有限公司成立,霍贵勇当上了管理着20头西门塔尔牛的“牛倌”。“一路走来,真是跌跌撞撞,要不是赶上了这好政策,这辈子也甭想摆脱贫穷。”霍贵勇一边给牛喂着饲料一边说。
搞好养殖业,技术是关键。霍贵勇在朋友介绍下,专门聘请了一位畜牧兽医专家驻场指导,自己也诚心诚意地跟着学习。养殖场还坚持自繁自养,避免因杂交带来的基因病,每年从东北引进新品种,进行代系更新。2017年,养殖场存栏量突破100头,被命名为邢台市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18年,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霍贵勇不仅自己摘下了“贫困帽”,还带动本村及周边10多户群众走上了养牛致富路。
“当初俺就是看贵勇养牛富了,才跟着养的。这养牛的技术也是他教给俺的。2018年养了3头,现在养了10头,一头能卖2万多。那贫困的‘帽子’早就扔得没影了。”云流渠村村民孟祥贞说。
不仅如此,每年秋季玉米收获后,一堆堆曾经废弃于地头沟渠或被焚烧的玉米秸秆,也变成了农民手中的一张张钞票。“六七分钱一斤,每年收一千吨,仅此一项就可增加农民收入10多万元。”霍贵勇说,养殖场还安排了5名贫困群众就业,通过各种办法,带动周边的贫困群众脱贫。
“我打算下一步依托养殖场创建平乡县肉牛养殖科普示范基地,把我的养殖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去,引领带动更多群众发‘牛财’。”霍贵勇说。(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