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王军伟、黄浩铭、陈一帆
毛南族曾因居住条件恶劣,过去叫“毛难族”,意思是受苦受难的民族,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得益于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毛南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整族脱贫,幸福敲开了每一户毛南族群众的家门。
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城北安置区(5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搬出大山
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许多毛南族群众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之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是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乡村风貌(5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塘村,当地干部群众将谭运日老人抬下山(2019年9月11日摄)。新华社发(谭召关 摄)
谭广田家在下南乡下塘村上眉屯,50多岁的他至今单身,多年前母亲去世后,他就和父亲谭运日相依为命。谭广田每月赶街一次,购买生活必需品,为了能赶上班车,他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崎岖山路。而他91岁的父亲在50余年前赶过一次街后,就再也没有走出过大山。
去年9月,政府帮他们在山外建好了新居,这一天,10多名干部和村民用一张竹制的躺椅轮流将老人抬出大山。50多年来,老人再一次见到山外的世界,并且有了人生第一张身份证。
如今,父子俩养了3头牛,有低保、养老保险、高龄补贴。当被问及现在的心愿,不善言辞的谭广田害羞地说,“就想娶个媳妇”。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塘村上眉屯,谭广田(右)和父亲谭运日在家门口(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说,近年来县里累计帮助1880户毛南族贫困户实施危旧房改造,同时把2356名毛南族贫困人口从“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搬迁到2个大型集中安置区和7个安置点,彻底拔掉穷根。此外,县里还引进27家龙头企业进驻安置区,创建102个“扶贫车间”,让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努力实现稳得住、能致富。
做衣领、上拉链、缝袖口……坐在整洁的“扶贫车间”里,莫桂圆熟练地操作缝纫机、赶制校服。对她而言,从前在大山里“石头缝里种地”的艰难岁月就像一场远去的梦。
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田园景色(5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莫桂圆的老家在水源镇上南社区洞界屯,那是一个穷山沟,全家5口人住着破旧的木瓦房,下面一层养牲口,上面一层住人,冬天漏风,夏天漏雨。随着两个女儿渐渐长大,生活的重压让她和丈夫不得不外出务工,一年和孩子见不上几次面。2018年,莫桂圆全家搬进移民安置区,让她喜出望外的是,自己还成为一名“上班族”,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
今年,大女儿即将大学毕业,莫桂圆总算了却一桩心事。“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们一家人都很珍惜。”说完,莫桂圆不禁流下眼泪。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抽水站,工作人员在检查设备(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告别“三难”
饮水难、出行难、用电难一度是制约毛南族群众脱贫的三大难题。
下南乡是毛南族群众主要聚居区,由于位于喀斯特地貌山区,长期季节性缺水。下南社区松朗屯贫困户覃凤增家里一大一小两口水缸,见证着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生活变迁。
多年前,覃凤增每天一大早都要到家附近的山泉打水,挑回小缸里储存。20世纪80年代,乡里建了小型饮水工程,但因水量不够,只能限时供水,为了多蓄水,覃凤增家里又添了一口大缸。
下南乡党委书记覃纯果说,2016年他从县里到乡里任职时,同事告诉他“一定要带个大桶去”。水厂每天只供水约2个小时,他到学校调研时,了解到师生饮水困难,甚至出现过“偷水”的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
几十年来,当地干部群众一直在寻找新的水源,每次都无果而终。离乡政府所在地约12公里远有一条河,叫打狗河,但是其间的茫茫大山,阻隔了群众引水的希望。
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抽水站(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区域一万多名毛南族群众的饮水难题,2017年,在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下,将打狗河作为取水点的饮水工程动工修建。“在大山中修路、架电线、打隧道、建蓄水池,工程推进难度很大,有的干部将之称为‘下南三峡’,但是再大的难度也阻挡不了我们改善毛南族群众生存条件的决心。”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说。
2019年6月24日,清澈的河水经过净化后到达家家户户。覃凤增打开家里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淌,旁边的两口水缸无言地见证着这一切。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南社区松朗屯,覃凤增在用自来水洗菜(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除饮水难外,到2015年实施精准识别时,环江县仍然有不少村屯出行难、用电难,成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下南乡景阳村上忙屯长期不通路、不通电,居住在这里的贫困户谭荣安靠打鱼为生,收入微薄,多年以来,他在深山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山里没有电,到了夜里,谭荣安就用蓄电池接灯泡照明,一块蓄电池能用一周左右。他往往会备好两块蓄电池,当其中一块电量耗尽,便拿去附近通电村屯的亲戚朋友家充电。
上忙屯2017年通了路,2018年通了电。不通路、不通电的生活从此封存在谭荣安的记忆里,享受到危旧房改造政策的他,不但建了新房,还有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
如今,“一里挂九梯”的崎岖山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沿着山腰蜿蜒盘旋的水泥路;当暮色降临,盏盏明灯像点点繁星般点缀了毛南山乡的夜晚。
环江县县长黄炳峰介绍,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环江县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毛南族贫困人口聚居的72个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屯级道路1160公里。72个村全部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所有毛南族群众家中全部接通生活用电。
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新貌(5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产业致富
小满时节刚过,在下南乡波川村,连片的柑橘树新结出幼果,在和煦的微风中摇曳。
在峰丛林立、沟多峪深的毛南山乡,长久以来当地群众依靠种植水稻、玉米来维持生计。2013年时,村民谭美春曾到桂林考察柑橘产业,看到当地一些群众通过种植柑橘住上小洋房很是羡慕,但是担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后来只好作罢。
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精准扶贫的冲锋号,环江县出台一系列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扶持政策。了解到这种情况,既是贫困户也是村干部的谭美春下决心流转35亩土地种植柑橘,村里的一些群众也希望能够抱团发展,主动把土地流转给她,在种果没有收益之前不收租金。
在政府支持下,免费苗木、技术指导和信贷支持等扶贫配套政策接踵而来,柑橘种到哪里,产业路就修到哪里。不到一年时间,一个柑橘种植园就初具规模。
看到柑橘产业的前景后,村里很多贫困户希望能够参与进来,为此,谭美春牵头成立环江毛南新村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包括14户贫困户在内的60户农户参与其中,种植面积达280多亩。收获季节,这些柑橘通过电商走向全国,为群众带来近百万元收入。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夜景(5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南社区松朗屯,两名小朋友在玩耍(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2016年以来,环江县选定桑蚕、香猪、菜牛、油茶等作为特色产业,目前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70家、农业龙头企业10家。截至2019年底,环江县毛南族贫困群众特色产业覆盖率将近100%,产业致富的故事在毛南山乡不断上演。
迎着清晨的露水,谭江汇把刚收割回来的牧草碾碎,拌上玉米粉喂牛。50岁的谭江汇是一名身高只有1.3米左右的残疾人,一度生活十分困难,可如今他是村里的养牛能手。“一年可以出栏,每头能赚4000元,劳动强度也不大。”谭江汇说,养牛让他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
谭江汇所在的下南乡才门村土地贫瘠,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养牛被确定为当地的重点扶贫产业,地方政府为贫困户提供养殖培训、贴息贷款和奖补资金。谭江汇把家中的山坡地全部改种上牧草,下决心靠养牛脱贫,逐渐有了稳定收入。
2019年,谭江汇脱贫摘帽。谈及未来的希望,他说,想通过养牛实现致富,然后到县城安家,彻底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