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自然科研旗下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科学》最新发表中国学者的一篇研究论文称,每晚用蓝光照射小鼠两小时,几周后,小鼠便会出现抑郁样行为。该论文阐明造成这一现象的神经通路,或能解释过度的夜间光照会如何影响人类。
已有研究表明,光会影响哺乳动物的各种生理功能,包括情绪。虽然在白天使用光疗具有抗抑郁效应,但来自光污染或电子设备的过度夜间光照被认为与抑郁症状有关。不过,这种夜间光效应背后的神经机制此前一直未明,备受学界关注。
在研究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教授与合肥大学赵欢教授和同事对此开展的一项新研究中,让小鼠每晚接受两小时剂量的蓝光照射,一共持续3周。他们观察发现,小鼠3周内会慢慢发展出抑郁样行为,其衡量标准为逃避行为减少、对糖的偏嗜度降低,这种行为在实验结束后仍能继续维持3周。
研究人员提出解释这种结果的一个可能神经通路:视网膜的一种特定光受体与背侧周围缰核和伏隔核这两个脑区的连接,阻断这两处之间的连接能防止夜间光诱导的行为改变。他们还发现,夜间光照对这个通路的激活强度远超过白天光照,这可能解释了为何白天光照并未导致行为变化。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总结说,如果光在人体中激活的是相同的通路,这些结果也许能解释为何过度的夜间光照与抑郁症状有关。
该项实验研究为何选择蓝光照射小鼠?赵欢通过网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相关研究的前期工作都暗示,光对于情绪的调节这种不涉及成像的“非成像视觉功能”很可能是由视网膜内的自感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ipRGC)所介导,而ipRGC感光的最敏感波长在480纳米(nm)附近,即为蓝光。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当科研人员想要强调ipRGC感光的作用时,常会选择蓝光以更有效地激活ipRGC。
至于后续研究规划,赵欢认为,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类似的通路或者机制是否在人类中同样存在。“夜间光对于人类的影响可能会涉及更为复杂和多样的机制,而我们的发现仅仅提供了一种可能。如果我们能够证实在人类或者至少昼行性动物中,类似的环路机制同样起着诱发负性情绪的作用,那么下一步就可以设计精细的手段针对这条通路或其上的分子靶点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完) 【编辑: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