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濮阳县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探索构建“党群一体监督”新模式,着力打通村级监督“最后一公里”,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建立“两支队伍”,补齐村级监督短板。明确“双重身份”,解决“谁来监督”。在全县995个行政村党支部设立纪检委员,履行党内监督职责,业务工作上接受乡(镇)纪委领导。同时,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明确优先由村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双重身份两项职责,一体推进两个监督。明晰“两项职责”,解决“监督什么”。明确村纪检委员4项权限和7项职责,既要开展党内监督,又要会同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村务监督。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建议权、主持民主评议权等5项权限,细化村务决策和公开、财务管理、惠农政策落实等7个方面28项具体监督内容和监督程序,确保履职过程中角色有定位、监督有内容、工作有规程。推行“五步”工作法,解决“怎么监督”。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学、听、提、看、写”五步工作法。学,学习政策和党纪党规等,做群众身边的“明白人”;听,听取乡(镇)党委、纪委和村“两委”工作部署,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做大事小事的“知情人”;提,向村“两委”提出村务管理等方面建议,对违规决策事项和村“两委”干部轻微错误现象进行及时提醒,做民声民意的“代言人”;看,查看落实村民意见和建议、“三资”管理及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情况,做村级事务的“把关人”;写,记录村“两委”执行路线方针政策、重大事项监督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情况,做村情村事的“见证人”。
打通“三个渠道”,搭建村级监督桥梁。制好一本“阳光账本”。统一设计制作村级“三资”阳光账本,实行动态录入。每月10日前,经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审核后,将上月“三资”变动情况及扶贫惠农资金使用情况等逐笔入账,并将账本放置于村便民服务中心大厅,供村民直接查阅。同时,将账本以照片形式上传至县信息化监督系统平台,方便群众随时查阅,有效推动村“三资”管理规范透明运行。打造一个信息化监督平台。打造集民生政策、资金公示、群众监督举报等功能于一体、覆盖县乡村的智慧监督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及时发现城乡低保、危房改造、扶贫资金等问题线索,村务监督委员会配合乡(镇)纪委全程参与监督核实、督促处理。2018年以来,利用信息化监督平台比对发现存疑信息8252条,已核实5000余条,问责处理86人,追缴违规资金180.3万元。聘请一批村级特约监察员。在乡(镇)设立监察办公室的基础上,聘请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任村级特约监察员,赋予其对发现问题线索的直报权、协助调查权,实现村级党内监督、村务监督和监察监督全覆盖。
健全“三大体系”,激发村级监督活力。构建“权力清单+用权流程”制度体系。出台《濮阳县村级权力清单与用权程序》,列清村级重大决策、财务管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等9方面27个具体监督事项,并对每项权力绘制运行及监督流程图。
制订《濮阳县违反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明确乡村党员干部不廉洁及违规用权的24种问责情形,规定相应组织处理和党纪处分方式,并配套实施扣发干部补贴等经济手段。构建“1+5”村务监督制度体系。以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为统揽,建立走访联系群众、月工作例会、列席村“两委”会议、工作双向通报、培训教育及评议考核等5项配套制度,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方式及处理程序。构建“经费+补贴”后勤保障制度体系。修订《濮阳县村级“三资”管理办法》,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经费在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中列支,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成员发放误工补贴。出台《濮阳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考核及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及成员实行量化绩效管理,设置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将误工补贴发放金额与考核结果挂钩,确保村务监督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履职到位。(濮阳县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