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白色的火箭外壳上,鲜艳的五星红旗熠熠生辉。“……5、4、3、2、1,点火!”烈焰奔腾,地动山摇。火箭在轰鸣声中腾空而起,划破长空。这是中国人熟悉的画面和无数次为之动容的时刻。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到最近的商业运载火箭,随着一次次火箭发射成功,五星红旗也一次次飞向太空。而茫茫大漠戈壁滩上,火箭升起的地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深深印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一种精神,铸就中国航天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此后,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艘载人飞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20多个第一。东方红一号发射架,当年的功勋塔架,早已“退役”。现在,发射架像一位挂满勋章的老兵,默默注视着远方崛起的“年轻人”。地下13米深的发射控制室保留原貌,墙壁上“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字如当年一样清晰可见。远方,天蓝色的新塔架如擎天巨柱般挺立。塔架前竖立着十六个大字: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工作人员说:“它们是几代航天人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总结出的工作信条和宝贵经验。”身处狭窄矮小的旧燃料加注间,发射场氧化剂加注指挥唐琰对记者说:“过去条件艰苦、设备落后。如今,发射中心已全面更新工艺流程和地面设施设备。”加注是火箭发射的关键环节。唐琰说:“火箭对燃料加注精度要求非常高,几百吨的燃料,总体误差不能超过万分之几。”“2015年的一次任务,在发射前的一级全速加注阶段,一台加注泵突发异常停机。”准备加注时人人都很紧张,出了问题唐琰反倒冷静了。他沉着果断,在仔细检查各环节后,决定现场处置,10分钟内就按照预案恢复了加注工作。因为这次任务的圆满完成,唐琰荣立了二等功。经历过神舟十号、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等重大发射任务的唐琰说:“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责任重于泰山’的真正含义。”
一面国旗,燃起青春向往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他在舱内展示五星红旗的画面也点燃了无数人的航天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各地奔赴而来。来自江苏如皋的金聪聪便是其中一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他从事团队调度工作。“2003年我正好高三,电视上看到杨利伟进入太空,展示国旗。那个画面让我热血直往大脑里涌,觉得自己也应该去,成为‘飞天’人。”回忆起16年前的情景,他还是难掩激动。怀着对太空的向往,高考时金聪聪毅然选择了航天专业。“从2003年‘神五’升空到2008年‘神七’升空,我经历了从学生到航天人的成长。”金聪聪很自豪,“这种对工作的期待和向往很难表达,但每次发射时,我都希望离火箭近一些。”同样是江苏人,来自盱眙的阮晓雷,是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学霸”,也是被航天员在舱内展示国旗的画面吸引,产生了对酒泉的神往。“飞天之旅的出发地,这片戈壁荒漠在我心里就好似一片神奇的绿洲。”“从任务进场到点火发射,倾注满腔心血的发射任务成功了,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养大成才、考上大学一样。”如今是航天器装测室工程师的阮晓雷说,“工作十多年,每次任务都有技术创新,我亲眼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很多人都有航天梦。金聪聪、阮晓雷们为了航天梦而多年坚守在戈壁,夜以继日地接续奋斗,离不开他们内心深处为国争光的信念。年轻人意气风发地来到酒泉,老航天人总爱捎上这样一句话:“投身航天,青春就从五颜六色变成了国旗红和航天蓝。”在阮晓雷他们心里,这两种色彩足够构成人生最绚丽的颜色。
一片热爱,汇聚腾飞力量
2008年9月27日16时45分17秒,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中国人首次实现太空漫步。翟志刚在太空中挥舞五星红旗的镜头,永远定格在中国人的脑海中。地面设备信息中心工程师路明明回想当时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他,已在酒泉工作了12个年头,神舟七号发射任务是他参与的第一次重大任务。“太空中没有风力也没有重力,普通材质的国旗无法‘飘扬’起来。”他揭秘了背后的故事,“大家偶然发现,不少女同事业余时间绣的十字绣,材质可行。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两面十字绣国旗缝在一起最合适。”一开始,绣国旗的任务只交给了队里几位女同事。“我也会绣”“让我也来试试”,越来越多人毛遂自荐,主动加入。最终,神舟七号八大系统的200多名队员,每人都一针一线地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绣进了这面预备出舱展示的十字绣国旗。“万人一杆枪”, 每一次火箭腾飞,背后都有成千上万航天人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保障神舟飞船的安全发射、飞行和回收,太多太多默默无闻的科技人员、后勤人员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路明明说,“这没什么,国旗在太空中亮相,我们就满足了。”
一份执着,引领开拓创新
酒泉,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2018年,发射中心航天发射18次,将65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组建60年来的新纪录。令人瞩目的是,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双曲线一号遥一”“捷龙一号”火箭接连在酒泉成功发射,表明我国商业航天运载火箭具备了太空运送能力。“捷龙一号”是由中国航天“国家队”首次采用纯商业化模式研制和生产的火箭。区别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商业航天火箭命名为“龙”系列。名字的变化,蕴含的是运营模式的大变革,它给了中国航天人又一个创新的舞台和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竞争的机遇。“商业火箭的生产周期短,用的是成熟的技术,降低了进入外太空、运用外太空、开发外太空的成本。”担任民营航天任务团队调度的金聪聪说,“这也是对社会进行航天知识普及的好机会,让更多的人关注航天,让大众了解更多的太空秘密。”金聪聪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实力提升,社会对航天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航天人正在适应这种需求,开发研制更多的航天器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不久的将来,航天消费这个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许会频繁出现,针对个体消费者的航天发射也会很快成真。”载人航天、飞天探月、北斗导航、民用发射……中国航天人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深度和广度,五星红旗随着中国航天器不断飞向更加广袤的宇宙。
记者手记 “精神密码”代代相传
驱车前往东风航天城的路上,满眼尽是苍凉与孤寂,戈壁滩望不到边际。
司机说:“这里不适合人类生存。”然而,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他们不仅住下来了,还扎根戈壁,奉献青春,甚至付出生命,这片土地的气息已经融入到他们的血脉里。
太空路、宇宙路、航天宾馆、神舟友谊大桥……这里的一切都打上了航天烙印,就连路灯杆都是火箭的模样。城外的茫茫戈壁将航天城里的“生活”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航天人说:“这里纯粹。”
这些“航天精英”深耕大漠,执着而专注。他们有些人不善言辞,但只要提及他们投身其中的航天事业,眼里就会闪烁光彩,就会娓娓道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时至今日,在新一代航天人的身上,既能看到前辈忠诚、奉献、担当的精神气质,也洋溢着睿智、进取、果敢的精神风貌,或许这就是成就中国航天事业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