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这里一直都是“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2019-09-27 09:27:32来源:工人日报

题记

7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位于上海市西藏中路120号的原东方饭店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日,这个昔日上海滩名流权贵才能踏足的声色犬马之地,变身为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自此,这里向劳动者敞开了大门,成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在精神文化匮乏的岁月里,这里是职工心中的“灯塔”和“圣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这里顽强坚守,不忘服务职工的初心;在新时代,这里完成回归,在创新中再次启程。70年沧海桑田、人世巨变,工人文化宫坚守“工人的学校和乐园”这一阵地,在新时代书写着新的传奇……

上海市西藏中路120号,一座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如一座巨轮远航,两侧鳞次栉比的高楼仿佛这座巨轮激起的巨浪——以此为中心、方圆5公里,是百年来上海最繁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这座诞生于1929年的老建筑,是上海东方饭店旧址。解放前,上海滩的灯红酒绿在这里滋养出“冒险家的乐园”;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昔日名流权贵的欢乐场变成了“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斗转星移,上海滩从当年东亚的“十里洋场”发展为今天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黄浦江两岸的工人阶级摆脱了旧中国受剥削、被压迫的命运,成为这座建筑里的主角,成为国家的主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这一切,这座建筑是见证者。百年风云激荡的历史,在这里有迹可循;七十载光荣梦想,在这里可以一窥风貌。

“上海工人阶级的一件大喜事”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接管上海。次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其后数年,人民政府以摧枯拉朽之势对旧社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同时,工人阶级一跃成为国家的主人。

但是,解放前工人阶级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贫困,极少人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资料显示,解放初,上海市区职工总人数约93.7万,其中半文盲、文盲占75%,总数逾70万。

1950年6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发《关于开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要求以工厂企业的工人职员为主要对象,以识字教育为主要内容,进行识字文化运动。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以筹募职工文娱基金的方式买下了东方饭店,并将其改造为上海总工会直属的文化事业单位——上海市工人文化宫。

历史的细节在当事人的记忆中清晰可见。1950年9月30日,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成立的日子。上海总工会原副主席李家齐在作于2000年的一篇名为《五十年前的那一天》的文章中写到:当天上午8时,由四联工会酒菜业分会组成的40人的火炬队,高举火把,浩浩荡荡地从新世界金谷饭店出发,经南京西路、黄陂北路、延安东路、大世界折入西藏中路,直达文化宫门口,并把门口象征胜利之火的火盆点燃。

文化宫门前,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四面八方涌来贺喜的人流。

上午9时,上海总工会时任主席刘长胜致开幕词。他说,“上海工人们渴望了好久的文化宫,今天终于在国庆前夕开幕了。这是上海工人阶级的一件大喜事,这是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斗争了几十年之后才得到了今天。”

上海市首任市长陈毅在开幕式上热情洋溢地向上海工人道喜。他代表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为文化宫题赠了写有“工人的学校和乐园”字样的横匾。

据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第一任主任李祖良回忆,横匾由两名解放军战士抬着送来,长2.5米,宽0.6米,题词采用浮雕的方法精心雕刻在一块上好的实木上,尺寸与文化宫大厅门楣相适应。

多年后,历经“文革”十年浩劫,各地文化宫、俱乐部恢复活动。中华全国总工会经研究认为,陈毅题词最能概括办工人文化宫的方向。1983年7月,在第三次全国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会议上,这一方向被明确提出,会议号召全国所有工人文化宫、俱乐部都要办成“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上海的文化地标

1950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对全市职工开放。自那时起,这里成为延续几十年的上海文化地标。这座建筑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各行各业的工人前来休闲、娱乐、学习,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早先,东方饭店内设有餐厅、舞厅、弹子房,楼下的东方书场有座位400个,冬铺皮垫,夏铺凉席,曾是上世纪上海最大的书场。成立工人文化宫后,这里设有上海工人图书馆、上海工人运动史料陈列馆,以及弈棋室、乒乓球室、健身房、小剧场等文娱活动设施。

日月换新天。

一段影视资料记录下了文化宫成立之初的场景——“工人文化宫经常请上海的老工人介绍旧上海的历史,生动的讲解、鲜明的对照,使青年工人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阅览室里,备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的著作,以及各种技术图书杂志。文化宫还为工人们安排了各种文艺体育活动。”

文化宫里,最受欢迎的项目是乒乓球。球桌设在二楼,打球的人最多时占据了半个楼面,晚上9点关门时,大家还不愿离去。后来担任中国乒协主席的徐寅生,当时就在这里打擂台、摆大王,一路过关斩将,成长为国际乒坛名将。

在解放后百废待兴的日子里,工人们白天热情工作,晚上纷纷涌入工人文化宫学习、休闲。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开放4天就接待了5万余名职工,半年内有近50万人次跨进了这里的大门。

其实,早在1950年4月30日,沪西区工人俱乐部就已先于市工人文化宫开放,当时由工人代表施小妹为俱乐部揭幕。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沪东、沪西、沪南、沪北及各区县的工人文化宫和工人俱乐部,共同组成了全市“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如火如荼的文化学习很快改变了上海工人阶级的面貌。据1956年10月5日上海《劳动报》报道,当时已有25万名职工摆脱了文盲状态,这一数字是解放初期上海工人文盲半文盲人数的近四成。

“一声惊雷”开启新阶段

“文革”浩劫,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未能幸免。1966年底,文化宫关闭,陈毅当年送来的那块匾一度被藏在文化宫内木匠间的地板下。1973年1月,文化宫恢复开放。不少受益于文化宫的人说,在上世纪70年代的那些夜晚,西藏中路上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是一座灯塔。

1971年,上海热处理厂的青年工人宗福先写了一部反映自己工厂生活的36万字小说《政策》。作家茹志鹃看过小说后,鼓励他说:“你可以试着走这条道路。”

当时,上海并没有写作培训班。宗福先求学无门之际,得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小戏创作学习班”正在招收学员,宗福先以《政策》投石问路,被录取入学。

入学后,宗福先发现,在文化宫的514号房间里,坐满了小戏班的学员。小戏即独幕剧,这些学员是清一色的一线工人。开课时,他们从位于北新泾的染化九厂、大杨浦的小小照相馆、凯旋路的上海热处理厂等全市各个角落的厂房车间,纷纷聚拢过来。

1978年的夏天,宗福先完成了自己第一部完整的剧本《于无声处》。这部契合时代的话剧经口口相传,名声越来越大。11月7日,上海电视台向全国现场直播;11月16日,剧组赴北京演出,并为中央工作会议举行专场演出。前后一个多月,现场观众达6万多人,同时全国各地有2700多个剧团将这部话剧搬上了舞台。

作为“戏剧舞台上的一声惊雷”,《于无声处》获得原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特别嘉奖。它和它见证的历史时刻,也如分水岭一般,标志着一个新阶段开始了。

1980年入职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并工作至今的祝少华,见证了514号房间里,一个个工人业余剧作爱好者和话剧爱好者破茧而出,他们当中先后涌现出了宗福先、汪天云、贺国甫、贾鸿源、马中骏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剧作家。

1978年,改革开放开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再一次拥抱了时代的热情。写有“工人的学校和乐园”的横匾被从地板下取出,高高挂了起来。

1982年春节前夕,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开始为职工办理图书借阅证。下午5点后,各地职工蜂拥而来,排起的长队绕了大楼三圈。到晚上9点文化宫关门时,仍有1000多人不愿离去。隆冬腊月,工作人员打开剧场的门,让人们进剧场休息。这是在工人文化宫工作了近40年的祝少华迄今难忘的一幕。

整个上世纪80年代,文化宫不仅开设有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举办过各式各类的活动,而且经常深入工厂企业,给一线职工送去慰问演出等精神食粮。

“上世纪80年代,大家都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我们的活动,职工是真喜欢,我们是真用心。大家就是要走到职工中去,走进职工心里去,就是要办成名副其实的学校和乐园。”抚今追昔,祝少华感慨万千。

“工人的学校和乐园”又回来了

“后来,文化宫走过一段弯路。”祝少华说。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人口开始从核心区向外围扩散。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海黄浦、卢湾、静安三个核心区的人口总数为190万,到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这个数字降至121万。同时,在“市区体现繁荣与繁华,郊区体现经济实力”的倡导下,上海的工业进一步向郊区扩散。

这期间,浦东大开发,上海发展加速。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改变了上海的就业结构。端“铁饭碗”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都市白领兴起,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同时,电影院、KTV等各类市场化文化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文化宫的访客在流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也从“全额拨款”,逐步转变成“自负盈亏”,面临着市场大潮下的生存压力。于是,文化宫开始“以商养人”“以商养文”,出租门面、办商业展销、办旅馆……曾有一段时间,文化宫内与职工文化活动相关的场所仅占总面积的45%。有人批评“文化宫里没文化”。

“即使这样,市宫服务职工的宗旨始终没变。在经济最艰难的时期,我们也经常组织文艺小分队进工厂、进车间、走工地,坚持在‘五一’期间举办文艺活动。”祝少华说。

尤其对改革开放后涌入上海滩的大批农民工,工人文化宫敞开双臂迎接,工人文化宫的活动为他们单调的都市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争议声中,工人文化宫逐渐开始回归。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这种回归搭建了快车道。

2014年3月21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品牌项目“公益乐学”诞生,它聚焦职工午餐和下班后的碎片时间,开展各种轻松有趣的文化艺术培训和配套活动,长期免费为职工提供快乐学习的平台,职工提前用微信就可以轻松约课。

首期44分钟抢完464个名额,第二期6分钟抢完628个名额,第三期3分33秒抢完620个名额……“公益乐学”重现了文化宫当年的盛景。2014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提出“回归公益 改革创新”的口号,文化宫“茉莉花艺术团”下属各团队演出活动超过100场,市宫的文化活动又回到普通职工身边。

2016年9月,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工人文化宫管理的意见(试行)》,加速了工人文化宫回归公益的进程。意见要求各级工会切实加强对工人文化宫的管理,突出公益性和服务性,做强文化服务主业,更好地为基层和职工服务。

由“自收自支”变成“全额拨款”,解决了工人文化宫的后顾之忧,文化宫开始“回归公益、聚焦主业”——摄影、沙画、肚皮舞、上海话、美妆、瑜伽……各式各样的文化培训活动红火起来了。傍晚下班后,工人文化宫大门重现“只进不出”的盛景,人们赞叹“工人的学校和乐园”又回来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年6月19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主办的“传统文化直通车”开进了这家医院。结合当时最热门的垃圾分类话题,“直通车”活动设置了小游戏,参与者只要将“三文鱼”“油墨污染纸张”“电灯泡”等牌子投入相应的垃圾分类箱,就可以得分,拿到相应礼品。医生、护士、护工等医院员工玩得不亦乐乎。

“传统文化直通车”是上海市总工会近两年打造的上海职工文化新品牌,至今已先后进驻楼宇、园区、工厂、社区、学校、商场、港口等场所,多次将活动直送到货车司机、快递员、保安员等“八大员”身边,为广大职工搭建起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平台。

如今,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走出去”的活动散发着时代的热度——从传统的企业车间到快递网点、楼宇园区,从现场歌舞表演到网络直播,从国企职工到公司白领以及货车司机等“八大员”群体。

70年岁月,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走进职工、服务职工的初心历经了时间的考验。

今年国庆期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将举办一系列庆祝新中国70华诞的主题展览;上海首家工匠展示馆也将在9月28日对外正式开放。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一楼大厅正对大门的墙壁上,根据陈毅当年送来的横匾制作的“工人的学校和乐园”几个大字,迎接着又一代职工的到来。

本报记者 邓崎凡 钱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