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深圳凭什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引擎

2019-08-27 09:27:01来源:澎湃新闻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文简称《深圳意见》)发布。文件明确了“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个方向的战略定位并展开布局。正如相关评论指出,此番是“全身的先行”,且有广度、深度、高度、温度、锐度。

“高评价、高定位、高要求、高含金量。”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用这四个“高”来形容《深圳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了方向,这次《深圳意见》进一步明确细化、具体详实,落实到经济、法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深圳意见》规划三个阶段,近期2025年,远期展望至20世纪中叶,深圳被委以更高的重任。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这三个阶段的目标给了深圳比较高的定位。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全球标杆城市,深圳承载了很高的使命。”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郭万达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不仅是先行先试,还要先行示范。两字之差,意义大不一样。”

补短板

深圳有哪些优点?提到优点,深圳人赞不绝口,年轻、活力、创新、务实、机会多……这座年轻城市的种种品格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前往奋斗,奉献汗水。

深圳又有哪些短板?回答这个问题,深圳人也毫不留情面:深圳的公共资源太贫乏了,孩子教育、医疗资源紧缺、公共文化资源欠缺等问题都是短板。

2018年1月,深圳市长陈如桂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一口气列出深圳存在的9个短板,并指出每个短板都是制约深圳能否往更高处发展的关键。其中包括实体经济发展压力还很大。基本公共服务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有很多短板。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还不够完善。城市管理还比较粗放。公共交通服务品质仍需提升。

正视缺点和短板才会取得进步,对症下药才能更有疗效。细观这份《深圳意见》,详实、具体、全面,可操作性、落地性强。意见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深圳发展带来展望。

明举措

《规划纲要》明确粤港澳五个战略定位中有一个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而在《深圳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陈宪表示,“与《规划纲要》相比,《深圳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许多内容。”

《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深圳意见》明确要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支持深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把深圳建成粤港澳大数据中心体现了深圳的重要性,未来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一个是技术方面一个是发展层面。”陈宪说。“为什么选择深圳?深圳有产业基础,未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做细事

这份文件亮点在细节,具体且全面,郭万达认为,“《深圳意见》对深圳发展是一个较为全面的破局。意见内容给出了多项切实的举措,而且举措接轨国际。例如,教育方面提出“双元职业教育”;医疗方面构建国际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构建高水平养老和家政服务体系等,不是简单地从规模上供给,而是对标国际,建设高水平、全方位的体系,最终实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标杆城市的目标。”

建设综合性科创中心。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鼓励国家级博物馆在深圳设立分馆,推进深圳年文化发展、组建海洋大学。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这些举措恰恰补充深圳的文化、科研、高等教育方面的短板。”陈宪表示。

深圳四十年主要靠什么?

为什么选择深圳而不是别的经济特区?

陈宪表示,这是市场经济的选择,要把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的。

经过四十年发展,深圳在经济社会、法治建设、对外开放多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深圳有能力承载这样的使命,陈宪表示,深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和深圳过去四十年的发展形成的独特的体制机制有关,政府能够在宏观积极把控指导,微观上遵循市场机制,政府和市场关系处理得较好,这种好的体制可以延续下去。

《深圳凭什么》一文中,深圳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思康认为,如果一定要向兄弟城市推荐几条深圳经验,有三方面:市场化、国际化和法治化。市场化,深圳过去的成功,就是因为市场化成为了城市的灵魂,是市场在配置资源,在选择企业。法治化。政府不干预企业,而是让企业在一个法治化的环境之中大胆竞争,这就是法治化的力量。

深圳四十年发展靠什么?陈宪认为,特区体制、移民文化、区位优势是深圳发展的三个条件。

特区体制是深圳发展的必要条件。相比厦门、汕头、珠海等港口城市,深圳是在小渔村上完全重新开始,没有基础,是一张白纸,在白纸上作画,能动性更强。深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制,完善的市场机制,政府和市场亲清关系,这是深圳发展的独特优势。

移民文化和区位优势是深圳发展的充分条件,陈宪认为。

“来了,都是深圳人。” 这句标语可以在深圳很多地方看到。与广佛主要是原住民文化不同,深圳没有本地人,作为一座移民聚集的城市,深圳形成了独特的移民文化。“深圳人的冒险精神、奋斗精神、事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对深圳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先行意识是深圳的移民带来的。这是深圳发展的充分条件。”陈宪表示。

此外,地理、行政区位优势是深圳发展的先天优势。深圳是一个港口、海湾,比邻珠江口,紧挨香港,地理优势明显,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区位条件。深圳也是华南地区枢纽,具有战略区位优势。

深港各有优势,协作实现共赢

意见出台后,外界纷纷猜测,中央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深圳会赶超香港吗?香港的角色将被弱化吗?

“深港主要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区域合作的关系,港深两地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合作,一体化发展不是谁取代谁,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陈宪认为,《规划纲要》明确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香港、澳门再加内地九个城市“9+2”的共同发展,香港、深圳、广州和澳门分别是四个中心城市,区域内城市通过统筹协调、互相发挥优势,共促发展。香港有货币兑换和国际广泛联系的优势,这弥补了深圳的不足。

《深圳意见》在深港合作方面提出了多项内容。如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促进与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金融(基金)产品互认。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上先行先试,探索创新跨境金融监管。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所长刘国宏认为,深港高度融合、唇齿相依的发展态势超乎想象,在深港交易所合作、跨境金融以及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三方面,两地都能实现共赢。

深港未来一定是要连手发展的,而且是可以探索“一国两制”更高文明成果的。刘国宏表示,从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看,深港是大湾区建设和发展最强劲的驱动力,香港虽为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但其主要是银行和保险资本,风险资本、创新资本的集聚程度不高;深圳虽为内地首屈一指的金融创新中心,但其金融市场、国际影响离香港仍有巨大的差距。深港利用各自优势、弥补各自短板,深圳的风险资本可利用香港走向国际,香港的国际资本可利用深圳走向湾区和内地市场,这样深港金融无疑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释放巨大的资本力量。

香港的优势在于制度、国际化以及国际社会对香港的信心,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表示。

除了制度、法治、金融优势,香港科创的优势也可以和深圳相互合作,通过互补,实现共赢。“深圳和我们是邻居,在创科发展方面,香港的优势在于我们的大学的科研力量,以及我们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优势。以创科为例,我们与深圳之间其实是可以互补的。”陈茂波说。“而如果科研方面有突破,让我们掌握到知识产权,其实在下一步当转化这些科研成果成为商品的时候,我们可以有很好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