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8月16日电 (记者 李新锁)不久前,在“八路军故乡”山西武乡的大有乡李峪村,山西各界人士共同见证抗战时期“地雷大王”王来法铜像落成,以此缅怀历史、回望初心。时下,“政治生态已由‘乱’转‘治’,经济发展已由‘疲’转‘兴”的山西,正在发力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几天前,在山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表示,当前,山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焕发出干事创业的激情,正努力把守初心担使命变为全面拓展新局面的实际行动,推动山西整体工作持续进步。
山西武乡,人称“八路军故乡”。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此孕育、壮大,并由此东出太行、走向全国。1938年,武乡县大有乡李峪村人王来法加入共产党,参加抗日自卫队。其间,他成功试制了石雷、木雷、瓷雷等20多种地雷,给予敌人重创,因此有了“地雷大王”的称号。新中国成立后,王来法也是时时处处为人模范。
正是基于对这种初心的敬仰,才有了前述一幕。作为革命老区和能源大省,山西在经历多轮经济起伏之后,正面临着深度对外开放、经济转型、能源革命等系列课题。
其间,山西官方努力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汲取动力、砥砺前行。
太钢集团是不锈钢行业领军企业。虽然身处内陆,但太钢始终瞄准“高、精、尖、缺”,在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上下功夫,在最薄、最轻、最硬、最特殊的产品性能上展开竞争。
8月14日,在太钢集团技术中心中试车间,一场主题教育活动正在进行。身着工服的太钢职工坐在车间内,学习理论、查找研发短板。
“目前,钢科公司积极与航天、航空、海洋等领域20多家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合作,针对碳纤维应用性能不足、应用领域窄等难点,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已经成功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10个。”太钢集团旗下山西钢科碳材料公司总经理常春报说,钢科公司正在推进三期工程年产1800吨碳纤维项目,新产品主要应用于民用航空、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高端领域。
在太钢碳纤维诞生之前,碳纤维核心技术被少数国家封锁和垄断,国内企业常常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太钢碳纤维的出现,给“中国制造”新添了一张名片。
除此以外,被外界称为“手撕钢”的超薄不锈钢是太钢的又一力作。2018年8月,太钢“手撕钢”一经问世,便赢得广泛关注。这种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新材料,长期被日本、德国等垄断。“手撕钢”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将产品售价拉低一半。
对此,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经理王天翔表示,企业坚持自主创新、以新致胜,研发成功“手撕钢”系列产品,迈上了产业链中高端。
时下,能源革命是山西的重要课题。作为山西能源企业转型升级、对外开放的代表,潞安集团感受深切。
其间,潞安集团提出“如何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如何实现产量效益突围”等灵魂之问。
8月14日,在潞安集团党委召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成果交流会上,潞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游浩交流了《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北上广深、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潞安特区”》的调研报告。
针对煤炭国企面临的改革难题,潞安集团深刻领悟“不转型,企业没有出路”“早转早主动,早转早受益”的危机意识。
据介绍,近年来,潞安集团深度开放、持续拓宽产业升级之路。潞安集团先后与BP(中国)工业油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与美国空气化工产品公司联合开展氢气提纯、运输、加氢站建设。
在产业转型方面,潞安集团加速推进。其间,中科潞安深紫外LED项目投产,超前布局半导体光电产业集群,,发力培育生物健康产业。与此同时,潞安生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在德国慕尼黑展会上收获多家欧洲企业订单,潞安牡丹籽油产品抵达韩国仁川港,实现了牡丹深加工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对此,山西省工信厅厅长李晋平表示,要通过主题教育带动整体工作,“推动能源革命综合试点纵深开展,推动资源转化、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实现工业‘结构反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