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称,彭博开始将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其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此举有望吸引大量境外资金流入并重塑全球资本市场。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日报道,总共363只中国债券将在今后20个月内分批纳入。据穆迪公司称,这可能会给中国的境内债务市场带来约两万亿美元资金。截至1月底,外资所持中国境内债券的金额为2500亿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约占未偿债券总额的2%。
瑞银资产管理公司的亚太固定收益部主管海登·布里斯科表示:“纯粹就资金量和全球资本市场的转变而言,这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全球资本市场看到的最重大变化,我们认为所有投资者都应该关注。”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中国债务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三,截至去年9月底总额为12.42万亿美元,与日本的12.62万亿美元只相差一点点,但远远低于美国的40.72万亿美元。
富达国际公司的亚洲固定收益和投资组合经理布赖恩·柯林斯说:“中国境内债券市场的最新动向还会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从而提振更广泛的亚洲固定收益市场。”
彭博表示,中国债券最终将在其54万亿美元市值的指数中占6%。此次纳入完成后,人民币将成为这个指数中的第四大币种。
为了筹措资金来填补预期中的经常账户赤字,中国将需要更多的净外资流入。摩根士丹利预测在10年时间里每年需要2100亿美元,相当于近年来年均外资购买中国国债金额的6倍。
国际投资者现在基本持有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与地方政府债和公司债相比,它们相对而言流动性较好、风险较低。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31日刊载作者为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廖宜建的文章《中国人民币债券被纳入全球债券指数是全球投资格局颠覆性改变的开始》,廖宜建认为,中国的债券和股票正在被纳入主要的全球指数。缓慢却肯定地,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融入全球投资主流。
仅去年一年,国际投资者便购买了超过810亿美元的中国债券,从而使中国成为全球新兴债券市场中接受外国投资规模最大的市场。汇丰银行全球研究公司预计,随着时间推移,另外1500亿美元也将流入中国市场,而在未来5到10年中,还会有6000亿美元进入中国股市。
廖宜建认为,这些资金流入的规模充分说明了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为什么全球各地的投资者需要做好准备。
加入全球性指数,意味着世界各地使用这些基准性指标替养老金计划、主权财富基金和保险公司进行储蓄和公共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机构,如果希望追踪这些指数的表现,将需要开始购买中国的债券和股票。
廖宜建在文章中称,下一个里程碑于4月1日到来,中国政府和政策性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开始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该全球综合指数受到资产管理机构手中价值大约2.5万亿美元资产的追踪,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债券指数之一。
他表示,这标志着全球范围内总体投资格局颠覆性变化的开始。
对于世界各地的资产管理机构和普通储户来说,这种变化意味着对一个大约10年多前才开始对外部世界开放的市场的投资,而且尽管这个市场规模庞大(12万亿美元),且收益率水平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低利率经济体相比颇为有利,但它在全球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比例仍然不足。
它还将让投资者有机会对一个向高技术和消费及服务型增长转型的经济进行投资,这种转型将扩大中产阶级的队伍,并在一系列行业中创造鼓舞人心的企业故事。
文章总结说,诚然,经济增长速度与几年前的两位数增长相比已经有所放缓,但是去年6.6%的增长率仍然使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大约相当于西班牙或澳大利亚经济总量的增值。
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