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资金面经历“过山车”行情,隔夜资金(DR001)利率加权平均从7月4日的低点0.8431%,短短十个交易日飙升至2.7957%。上行幅度大超历年同期,也引起市场的关注和讨论。7月历来是缴税大月,央行在15、16、17日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中连续提到对冲税期因素影响。那么,税该怎么缴?每月要缴多少税?缴税如何影响资金面?
1.税该怎么缴?
缴税的具体操作流程比较繁琐,主要涉及四个主体:税务部门、商业银行、人行国库、财政部门。缴税前,纳税人首先要签订税务、银行、纳税人的三方协议(《委托扣/缴款协议书》、《授权扣款协议书》等)。报税通过各地方具体的业务系统连接国库信息处理系统。人民银行总行的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是各地财政、银行、税务相关业务系统(如财税库银横线联网系统、金三核心征管系统等)的联网枢纽。
2014年通过TIPS办理的税收业务已近全国税收总量80%,现在可能占比更高[1]。该系统内缴税有多种模式(实施扣款、批量缴款、银行端缴款等),有一整套各自不同的申报、发起请求、响应、支付清算、报解入库等复杂流程。
纳税人每月何时开始缴税?从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平台可以查到办税日历,即每月办税的税种与截止日期,通常截止日期为月中或周末顺延后下一个工作日。出于减少资金占用的考虑,企业往往在截止日期所在工作周提前几日完成报税(同时需要避免缴税失败后交滞纳金)。因此资金面受到的税期影响往往在月中前数日开始显现。
税金从纳税人账户划出后,短暂进入银行内部的财税库银账户,再划缴至国库。具体划缴的时间间隔,按照《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的相关监管规定,应在企业缴款当日或次日报解入库。若严格照此规定,理论上每月15日办税完毕后,缴税冲击在16日就应结束。但实际操作中,不同情况下操作流程有所差异,如“取决于国库发起对账时间,会持续到截止日后两至三日[2]”。
市场一般无法获知实时的缴税金额,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中提到税期因素的时点和措辞是观察和验证上述规律的良好指标。本月办税截止日为15日,央行首先于11、12日的公告中提到“受……税期等因素影响”,在15、16、17三日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中分别使用“对冲税期等因素影响”“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影响”“对冲税期……等因素影响”的措辞。无独有偶,去年7月办税截止日为16日(周末顺延一日),央行当年7月16、17、18日分别公告表述为“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影响”“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为对冲税期……等因素影响”。
可见,税期因素影响往往开始于本月办税截止日前数日。办税截止日及次日经常是“税期高峰”,但税期因素对资金市场的冲击经常要延续到截止日后2-3天。
我国最主要的五大税种(按占比从高到低)分别为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口环节增值税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消费税,2018年占税收收入比重超过88%。其中前两大税种占比超过60%且月度波动较大(尤其是企业所得税),后三大税种占比均在10%上下且月度波动较小。企业纳税行为可以解释月度缴税金额波动的绝大部分,因此下文我们主要关注企业纳税行为。
全年来看,纳税大月主要是1,4,5,7,10这五个月。其中1,4,7,10为跨季首月,按季缴纳的税种(所得税、部分增值税)会增大当月缴税金额。5月是上年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时点,通常为补缴,缴税金额同样比较大。
2. 每月要缴多少税?
关于缴税规模,常用的观测口径是月度财政存款变化(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财政性存款;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政府存款)。
传统研究中使用历年同期财政存款变化均值估算本月的缴税金额。该方法有几个明显的缺点:
首先,数据频率低。月度数据无法勾勒出月中金融市场受缴税因素影响的程度。
其次,预测精度低。计算历年7月财政存款与6月的差值发现,2011年至2018年的8年时间里,有四年(2011、2012、2015、2016)时间在3,400亿元上下,2013、2014年在5,000亿元上下量级,2017和2018年则分别高达10,330和7,200亿元。这显然不是一个围绕均值的正常波动。如果简单使用历史均值预测法,2017年预测结果为4,000亿元,较实际值相差1.5倍以上。
最后,即使预测值准确,财政存款的变化也不等于缴税效应大小。财政存款变化是财政收入减去财政支出(及国库定存等其它净投放)后的净变化额。财政支出的精确数量、月内分布是不可知的。财政收入也并不只有税收一个来源,政府性基金、政府债发行等因素同样是难以精确匡算的变量。
我们以7月为例,分析缴税因素对资金面的扰动。根据办税日历,今年7月申报缴纳的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环境保护税。纳税日期均为1-15日。
其中,量大且季节性强的税种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均直接与企业利润挂钩,我们使用工业企业利润累积值衡量企业应纳税利润[4],7月份缴税基数使用二季度利润累计值近似替代。财政收入端,我们使用历年7月财政存款净变动(货币当局政府存款:7月值-6月值) 7月财政支出能粗略衡量每年7月的总上缴规模。回归结果显示,工业企业二季度累计利润能解释7月财政收入变化的91%,效果比较理想。
由于6月工业企业利润尚未公布,而历年来4-5月工业企业利润占整个二季度的62%-64%。我们估算出今年二季度工业企业利润为17,125亿元。
按照回归模型,7月财政收入总额预计为19,021亿元。至于支出端,我们假定今年1-7月财政支出累计同比10%,估算7月财政支出为14,552亿元。
收支相减,预计7月财政存款净变动回笼流动性4,469亿元。较17、18年的10,330和7,200亿元有所下降,一方面源于税收收入端的下滑(工业企业利润不如前两年亮眼,叠加减税降负),另一方面源于今年财政支出节奏的提前(累计增速高于去年)。
不过,净回笼数据也是月末时点值,缴税对资金面冲击集中于月中前后,而财政支出的投放时点集中于月底。因此我们预计月初到月中流动性净回笼规模接近于当月财政收入量,而下旬流动性净投放规模接近于当月财政支出量。
相比较而言,财政资金上缴更为集中密集,而资金投放节奏均匀平缓。因此,资金利率往往月中快速上行,而月底自高位逐渐回落。
3. 缴税如何影响7月资金利率走势?
资金市场上有两大主要资金融出来源,银行体系和货币基金为主的非银体系。其中银行体系融出的资金占交易量比例高,价格相对便宜,期限上更偏好隔夜等短期品种。
缴税直接影响的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出于缴税规模和时间上的模糊性,银行可能需要准备更多备付,直接导致资金融出减少。
我们观察历年7月前后的各期限资金价格走势,可以发现如下规律:
1)近三年来,二季末到三季首月的隔夜和7天资金价格走势出现了非常明显的W型规律——以跨月当日或月初第一个交易日为中点,连续两个先降后升的v型。16年和以前该规律不显著;
2)缴税时段资金利率上行幅度比较:隔夜>;7天>;14天。很可能因为银行主要融出短期限资金,而短期限品种资金利率对缴税因素更敏感。相比之下,14天品种几乎不受缴税因素冲击。
总结来看,7月上中旬资金面在缴税、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多因素叠加影响下快速收紧。其中税收因素主要在11-17日之间对资金面发生影响。同时包商事件后流动性分层问题并未完全解决,R001最高成交价格连续多日超过10%,与6月中旬持平,部分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比较紧张。
4. 小结:下旬流动性怎么看?
回顾历史,7月进入下旬后资金利率一般高位企稳,然后逐渐回落。7月19日国务院金稳委会议再次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及时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紧张的资金面并非目前经济环境下的政策合意目标。资金利率已从历史低位极短时间内攀升至历史高位区间,后续来看资金利率继续上行可能性很小,预计下周起逐渐回落。
[1]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经理国库30年》。
[2]来源:《缴税的正确姿势(续)——商业银行税款的缴库时点》,李冠宇,吕孟恩。
[3]0日为7月第一个交易日。
[4]工业企业利润只代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代表中小工业企业和非工业企业的利润。但这个样本在国内税源中占比大、波动贡献高,依然能比较好的解释税收收入的波动。
[5]0日为7月第一个交易日。
二、实体经济观察
1. 需求走弱,生产景气度依然不高,油价显著下行
需求端地产成交环比同比双双走弱,汽车销售继续走弱。本周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351.65万平方米,较上周398.22万平方米回落明显,四周移动平均环比下降2.4%,四周移动平均同比继续受低基数影响连续21周录得正增长,但涨幅由上周17.5%回落至9.8%。乘用车日均零售量3.48万辆,环比略有上行,但同比仍下降7%,汽车消费新政的提振效果似并未得到延续,6月汽车消费数据大超预期目前看来主要还是因为“国五”汽车集中去库存,汽车销售能否对消费增速形成长期支撑有待观察。
生产端发电日均耗煤环比回升,同比继续大幅下滑,高炉开工率同比仍然较弱。本周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环比微升0.5%,同比降幅扩大至19.9%,同比连续19周运行在负区间,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夏季用电高峰来临,环比大概率将继续回升,同比考虑到高基数仍然存在预计仍将继续下滑。本周高炉开工率66.7%,环比小幅回升,同比下滑5.5%,今年3月中旬降至阶段低点62.3%后高炉开工率有所回升,目前来看季节性因素可能贡献较多,中枢水平仍未走出低位区间,整体工业生产景气度依然不高。
工业品价格方面,本周国内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环比上升1.34%,报收2,369.30,创2011年9月以来新高;国际CRB现货指数报收449.58,环比微升0.23%,国际主要工业品多数下行,CRB现货指数5月初以来的下跌似乎仍在寻底,总体处于历史较低区间;本周Myspic钢价指数报收145.81,环比微涨0.07%,钢价自去年12月份以来一直在140-150区间窄幅震荡;本周全国水泥平均价格报收476.58元/吨,环比微降0.3%。水泥行业短期受阶段性雨水、农忙等影响步入相对淡季,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出现回落,但今年水泥行情需求端得益于基建补短板力度加大,供给端受制于包括在错峰生产、环保限产在内的制约库存水平不高,整体价格预计仍有上涨空间;本周国际油价有所回落,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格报收62.47美元/桶,环比大幅回落9.06%。近期随着热带风暴巴里的影响消散,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离岸钻井平台开始陆续恢复生产,当地产量已经恢复至正常水平的80%,美国原油产量持续回升将对油价形成较大压制,叠加美伊博弈等中东地缘政治因素,在需求偏弱、供给减产意愿不足的基本格局下,供给端进一步回升或使油价继续下行。
2. 物价:猪肉、鲜菜、鸡蛋延续涨势,水果价格持续回落
食品价格方面,猪肉价格环比上涨3.35%,报收23.9元/公斤,6月以来猪价连续7周上涨;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鲜菜)连续4周回升,环比微涨0.56%,报收111.68;7种重点监测水果报收7.82元/公斤,环比下跌4.84%,连续3周下跌,荔枝、西瓜等当季水果的上市有效缓解了水果市场原先由于去年主要产地冰冻天气导致减产进而造成的今年以来供需失衡的局面;鸡蛋价格连续3周回升,报收9.74元/公斤,环比大涨9.02%。目前看,今年长久影响通胀的因素主要为猪价,猪肉供给端的收缩仍将持续推升猪价,考虑到相关替代品价格多数仍处低位且供给尚未出现短缺,不会引致全面的物价上涨,叠加统计局已下调猪肉权重,CPI大幅抬升的可能性较低。
三、流动性跟踪
1. 资金面:央行本周净投放4,715亿元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6,600亿元,对冲到期的1,885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4,715亿元;本周人民币汇率保持平稳,报收6.8765(上周报收6.8783)。5月以来受外部因素冲击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但随后央行多位人士密集发声,稳汇率立场坚决,考虑到央行尚有较为充足的政策工具以供调节,叠加G20峰会中美两国元首同意重启两国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人民币贬值压力短期解除,长期来看重要的变量是中美贸易谈判的最终结果。美元指数略有回升,报收97.1245(上周报收96.8225)。尽管6月美国经济数据总体较为强势,但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持续增大,美元指数上行空间不大。
2. 货币市场:利率大幅回升
本周随着月中缴税期来临资金面有所紧张,货币市场利率回升明显,其中SHIBOR:隔夜利率大幅回升59.2bp至2.83%;SHIBOR:1周利率亦大幅回升19.4bp至2.75%。回购利率方面,R007报收3.01%,环比回升38.6bp;DR007报收2.83%,环比回升34.0bp,走势与隔夜利率一致。
3. 同业存单:净融资额回落,发行利率回升
本周同业存单净融资额明显回落,主因偿还量大幅上行至3,878.4亿元(上周2,216.1亿元),到期压力增大,净融资额由上周1,183.3亿元大幅回落至-519.0亿元。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回升,其中1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报收2.80%,环比上行17.7bp,3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3.16%,环比上行6.0bp,6个月同业存单发行利率3.43%,环比上行9.1bp。
四、利率债市场回顾
1. 一级市场:地方债发行加速,净融资额大幅回升
本周利率债发行总量有所回升,主因地方债发行再度加速。本周利率债发行总量3,088.54亿元(上周2,331.94亿元),其中地方债发行大幅增加至1,176.64亿元(上周300.34亿元),国债本周发行1,221.1亿元(上周1,200.5亿元),政金债发行量690.8亿元(上周831.1亿元)。本周利率债到期871.26亿元,到期压力不大,净融资额回大幅回升至2,217.28亿元。本周投标的国债和国开债总体平稳,国债中标利率略有下滑。
2. 二级市场:利率债各品种收益率涨跌互现
本周二级市场利率债到期收益率涨跌互现。其中,国债收益率走势平稳,1年期、5年期、10年期到期收益率周环比分别变化1.6bp、-0.1bp、0.3bp;地方债收益率涨跌互现,1年期、5年期、10年期到期收益率周环比分别变化-1.4bp、0.8bp、1.3bp;国开债收益率多数略微下行,1年期、5年期、10年期到期收益率周环比分别微降0.04bp、0.3bp、0.6bp。
五、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利率波动超预期。
本文源自岳读债市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