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只剩下不到5个月。2018年04月27日人民银行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明确要求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息,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资产。
同时,为规范金融资产管理业务统一质量标准,资管新规当中还明确指出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的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的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这也意味着,凭借“刚性兑付”而迅速壮大起来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在其过去长达十五年的存在时间里,相关理财产品在高峰时期曾一度达到50%以上的年化复合增长率。
一、何为“刚性兑付”?
"刚性兑付"(简称“刚兑”),理财产品到期后,产品管理人必须向投资者分配投资本金以及预期的收益。而当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出现风险,或产品本身没有足够的现金价值时,产品管理人自行"兜底"处理,由产品管理人的自有资金垫付。
二、为什么要打破“刚兑”?
总体上看,银行理财客户大多是风险厌恶型的,不能接受较大的净值波动、回撤,他们购买理财产品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追求多高额的回报,主要还是为了实行资产的稳健增值。因此,面对国家坚持打破“刚兑”的决心,很多理财客户实际上并不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对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而言,当然不希望打破刚兑,不仅要零亏损,而且收益越高越好,最好还能随时变现。但奈何投资永远存在高收益、低风险、高流动性的“不可能三角”,这属于客观规律。
过去,在理财产品市场并不发达的情况下,不少金融机构为了增加客户黏性以及从维护自身名誉的角度出发,往往在产品亏损或者是达不到预期收益率时,会按照预期收益率给予投资者进行兑付。表面上看“刚兑”是对投资者的保护,实际上是一种危害。
这样刚兑的方式,不仅背离了资产管理业务的本质特征,而且使得风险在金融体系累积,并加剧了道德风险。
当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的时候,预期收益率只能锁定固定收益,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多出来的收益都被资产管理机构给收走了;当市场收益率下行的时候,如果还是以预期收益率给与投资者兑付,将迫使机构追寻更高的风险资产,其风险不言而喻。
三、什么是净值化理财产品?
对于经常购买公募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净值这个概念并不陌生。简单来说,净值,就是一种对资产组合的计价方式。
其计算公式表现为:单位净值=总资产/产品份额
单位净值在产品成立时一般为1.00元,在产品运作过程中,单位净值则会根据产品的实际投资运作情况而增长或下降。
而所谓净值型理财,是指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时,未明确预期收益率,产品收益以净值的形式展示,投资者根据产品的实际运作情况获取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
对于开放式理财产品,客户的申购和赎回所产生的盈亏都取决于理财产品当时的单位净值;对于封闭式理财产品而言,客户最终的到期收益也由到期日理财产品的单位净值所决定。
四、净值型理财产品风险跟谁有关?
并非净值化把风险放大了,而且以前刚兑时代的保本保收益产品,人为的对风险进行了扭曲,没有充分的反映投资风险,现在实行净值化管理只是进行纠偏而已。净值型理财产品的风险因素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风险认识和评估要结合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以及投资期限等维度,风险大or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风险的态度,用多少时间维度来看待风险。
二是从产品本身来看,决定投资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产品投资方向,比如投资于股票还是债券,通常股票产品风险会大于债券产品和货币型产品;从资产细分角度,比如债券中,通常同一期限的利率债的风险低于信用债,到期时间短的债券风险会低于到期时间长的品种。
三是产品管理人也会影响产品的风险水平,如管理人投资水平差、投资方向发生偏差,产品可能出现亏损。
四是股市、债市、商品市场等基础市场行情,一些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也会影响产品的表现,从而影响产品的风险。
五、理财产品净值化的意义有哪些?
本质上说,净值化管理的目的是处于对我们国家金融系统安全的考虑,有利于国民经济向着更健康、更持续、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理财产品净值化无论是对于监管者、对于资管机构(产品管理人),还是投资者而言,意义都十分巨大:
1.对于监管而言,净值化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风险,推动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意识。
2.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净值型产品的兴起,有利于资管机构建立真正的资产管理能力,而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刚性兑付;而资产的投资管理能力,才是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3.对投资者而言,净值产品有利于投资者能更好的把控风险,能够实现风险和收益的进一步匹配,从而实现风险可控下的最大收益。从当前这类产品的运行来看,投资风格较为稳健,风险等级较低;不仅如此,其收益整体水平高于同期的预期收益产品,而且净值的变化在可以承受范围之内。
本文源自资本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