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疫,再出击!抗疫特别国债火线发售!”上周,抗疫特别国债已顺利发行三期共计2400亿元,1万亿元的总额也将在本月底前发行完毕。
在认购特别国债的过程中,个人投资者非常踊跃。这不禁勾起了人们关于国债的特别记忆。
市民满怀爱国热忱买公债国债,是国家政府发行的债券。上面提到的抗疫特别国债,就是国债的其中一种形式。因为国债是国家担保信誉最高的债券,所以有着“金边债券”的美誉。
说起我国最早的国债,是上世纪50年代那会儿发行的公债。
1956年,北京郊区农民积极认购公债。冯文冈/摄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发行过六次公债。第一次是在1950年,为了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统一全国,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其它五次是在1954年到1958年,国家为了加速经济建设,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连续五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1981年4月13日《北京日报》3版,《国库券和公债有何异同》)
1956年,东单区遂安伯胡同的居民踊跃认购公债。李祖慧/摄
1953年,当听到国家将发行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消息后,北京市民都十分兴奋,一致拥护国家的这一措施。新华印刷厂的劳动模范、老工人孙述凌说:“机器、厂房都是要钱来建设的。这次发行公债,就是为了能更多更快地造机器、盖大工厂,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咱们应该热烈地购买公债。”(1953年12月9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人民热烈拥护国家发行公债》)
1953年12月9日,《北京日报》2版
六次公债的发行,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对平衡国家财政收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起过重要的作用。
1953年12月8日,《北京日报》1版
八十年代初首次发行国库券1981年,为了调整和稳定国民经济,适当集中各方面的财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国务院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决定从1981年开始,在国内发行国库券。国库券票面额分为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百元、一千元、一万元、十万元、一百万元八种。
发行国库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首次发行的国库券,与公债在本质上并无区别,都是政府债券。但是它们发行的对象有所不同。上世纪50年代公债发行的对象完全是个人,而国库券发行的主要对象是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当然,“国库券条例”里也明确了个人可以自愿认购,但主要对象不是个人。为了同过去发行的公债有所区别,就把它称为国库券了。(1981年3月9日《北京日报》4版,《调整和稳定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
1981年3月9日,《北京日报》4版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调整措施的贯彻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城市职工收入也有所提高,向城乡人民发行一定数量的国库券实际已具备条件。发行国库券,可以将企业和城乡人民群众手中一部分资金筹集起来,集中到国家手里,用于四化建设的急需。
出于上述考虑,在国库券发行的第二年,国务院决定,在1982年发行40亿元国库券,其中单位购买20亿元,城乡人民购买20亿元。(1982年2月2日《北京日报》1版,《国务院决定今年发行国库券四十亿元》)
1982年2月2日,《北京日报》1版
在报上刊出国务院决定的当天,就有不少群众怀着“为国分忧”的心主动报名认购国库券。不过,刚开始发行没多久的国库券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为了让人们能够尽快了解它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和单位下了不少功夫。
1982年2月,中央国库券推销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它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做好宣传工作,发动各地区、各单位和各阶层人民群众踊跃认购国库券。北京市也成立了推销国库券委员会,还通过答记者问的方式,在新闻媒体上详细解答了国家为什么要向个人发国库券等问题。文中谈到,个人购买国库券具有定期储蓄的性质,向个人发行的国库券利率是8%,大体相当于银行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年息7.92%)。(1982年2月27日《北京日报》1版,《市推销国库券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答记者问》)
1982年2月27日,《北京日报》1版
在当年2月17日,北京市政府召开了认购国库券动员大会。各个机关单位、工厂和生产队也纷纷召开购买国库券的动员会,进行思想动员。北京市民支持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爱国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机关工作人员超额认购国库券开始,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加入到积极认购的队伍中来。北京光华染织厂的老工人孙绍禹平时生活十分俭朴,但他毫不犹豫地将多年积攒的1000元认购了国库券;国营北京东光电工厂二级工刘同心把原计划购买电视机的800元拿出来,买了国库券;门头沟区军庄公社灰峪大队社员范九兰一下就认购了2000元国库券……(1982年3月21日《北京日报》2版,《为国分忧 积极认购国库券》)
1982年4月15日,《北京日报》2版
就这样,在市民的踊跃购买下,北京提前25天超额完成了国库券认购任务,其中城乡人民个人共计认购6312万元,超过国务院分配指标的7.4%。(1982年4月10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提前超额完成国库券认购任务》)
开放转让市场激活国债交易不过,在最初发行的几年里,国库券有一个短板——不能上市流通。人们手里的国库券只能在到期后去银行领取本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购买积极性,也给临时急需用钱的人带来了不便。1988年,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
1988年6月23日,北京国库券转让市场正式开放,第一天的开盘价由人民银行制定,以后则根据市场情况由人民银行调整。(1988年6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明起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从此,国库券作为金融商品的属性就逐渐完备起来了。
1988年6月22日,《北京日报》1版
转让市场刚开放时,全市首批办理这项业务的18个机构,几乎处处人头攒动。在北京市金融市场,记者发现,转让国库券的大部分数额都不大,有的仅二三十元。一位中年妇女说:“真不是等钱用才来的,只是等着到期分批兑换太麻烦。”
在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崇文办事处,排在第一个的是位退休职工,为了能买到几百元国库券,他清晨五点半就来了。记者注意到,人们登记购买的数目一般都在两三千元,多的一万多元。对购买“二手国库券”的好处,他们都很清楚:它比买现在的任何一种债券或存款都合算。由于个人买进的金额大,各经办点还出现了预约登记购买的现象。(1988年7月14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国库券转让交易市场活跃》)
1988年7月14日,《北京日报》1版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库券的发行、认购和交易更加市场化,金融意识不断增强的北京人手里余钱也更多了,国库券这种收益稳健的国家债券也就很自然地成了人们争相抢购的“金边债券”。
1994年,为方便市民购买国库券,崇文区天坛城市信用社专门抽调人力做好发售工作。李继辉/摄
1992年,北京国库券发行居全国之首。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销售额常年稳居全国首位成了北京国债销售常见的一景。值得一提的是,国库券这种实物券形式的国债到1998年以后就不再发行了,人们也渐渐习惯了“国债”这个叫法。
2018年9月7日,《北京日报》15版
特别国债特别在哪儿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银行资产迅速扩大,但资本相对不足。1997年,东南亚又暴发了金融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为提高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财政部在1998年定向发行特别国债2700亿元,用筹集的资金拨补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1998年3月1日《北京日报》3版,《财政部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
1998年3月1日,《北京日报》3版
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特别国债。当年,这笔资金就将国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到巴塞尔银行委员会所要求的8%的水平,增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信度,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
2007年,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外汇,这是我国第二次发行特别国债,也是我国发行的最大一笔特别国债。
当时,在国际经济失衡的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局面,而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买外汇,被动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在流动性过剩状况下,易引发经济过热,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特别国债的发行,在缓解流动性过剩上发挥了积极作用。(2007年8月30日《北京日报》10版,《首批6000亿元特别国债昨发行》)
2007年8月30日,《北京日报》10版
今年发行的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是我国第三次发行特别国债。据本报6月20日7版《首批抗疫特别国债昨日发售》报道,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有一定资产收益保障的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包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财政贴息、减免租金补贴等。在工商银行网点,前来咨询的市民侯女士说,抗疫特别国债有特殊积极意义,虽然利率稍低,也会考虑在投资中配置一些。
2002年,工商银行门口排起了200多人的长队购买国债。汤一原/摄
70年来,国债作为“金边债券”的魅力值不断提升,而购买者的一颗赤诚爱国心始终如一。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玉迎
编辑:高珊珊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