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从中民投获悉,中民投与交易对手签署了协议,完成了不符合战略转型方向的重要项目退出。
面对近期公司遭遇流动性挑战等外界疑问,中民投总裁吕本献表示,企业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过程是完全一帆风顺的。中民投刚刚成立4年多,尚在幼年期。“这是在经济和金融周期发生重大调整背景下,我们经历的第一次真正挑战。但我们不会气馁,将全力以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透露,中民投正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退出不符合战略转型方向的项目等多方面举措,预计将在较短时间实现重大突破。
疑问一:资产重点集中在三大板块 部分业务拖累公司
作为国内第一家民投,并无模式可借鉴,这四年多来探索尝试,既有经验分享,也有不足。发展带来了收益,也伴随着风险,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截至去年三季度,中民投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纳税102亿元,股东分红81亿,提供近40万个就业岗位。
据介绍,梳理当前中民投的业务布局,中民投以产业为基础、以金融为支撑,整体业务正经历从初创发展到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目前形成的资产重点集中在三大板块:
一是新能源、社区生活服务、装配式建筑、通用航空、大健康等产业板块。产业板块紧跟国家战略,也符合国家鼓励的产业投资方向。但这些产业回报周期较长,前几年处于培育过程中,对利润和现金流贡献有限。目前,这些资产陆续进入回报期,大型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容量为126.60万KW;物业管理服务覆盖了全国155个城市,涉及超过4500个项目、服务近3000万人口;装配式建筑年产能150万立方米、备案订单达65亿元,设立了国家级的研究中心、拥有1600多项专利;
二是租赁、保险、资管等类金融板块。受市场环境影响,类金融板块有着显著的周期性和波动性特点。在前几年融资环境和融资条件俱好的情况下下,该板块盈利能力突出,但2017年下半年以来,融资日益困难,业务开展受阻,加之融资成本不断提高,挤压了利润空间,造成投资收益大幅萎缩;
三是地产板块。中民投本没有布局地产的初衷,由于董家渡项目而进入地产行业。自2015年开始,部分民营地产企业出现临时性困难,作为肩负抱团发展、承担纾困责任的民营联合体,中民投出资救助,开展股权收购,并计划适时退出。这加大了中民投的被动负债,使整体负债规模显著上升。
吕本献介绍,四年来,我们联合其他民营企业规模化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了民间投资规模,激发了民营经济活力。民投模式得到借鉴和推广:十余个省区市相继成立了“地方民投”。
疑问二:债务压力是否过大
去年以来,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相对困难的民企融资环境,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对全球经济的判断和表态都并不乐观。冬天到来,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存不易,赚钱更不易。
中民投相关负责人介绍,前几年,在市场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我们确实发展很快,从最初的300多亿到3000多亿总资产规模。面对内外部形势变化,从2017年底,中民投就开始“双降双提”(即降规模,提质量;降杠杆,提效率),实施战略转型,但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转型的速度及自身应变能力远远跟不上变化的形势,造成了目前的被动局面。
吕本献介绍,事实上,很多负债是因为并购产生,属于被动负债。随着相关资产的处置和退出,其负债也会剥离。更重要的是,中民投的净资产规模达800亿元,完全能覆盖债务和利息。我们有信心能解决当前的流动性困难。
疑问三:引进战略投资者进展能否如期实现
2018年是经济环境比较复杂的一年。中央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去年11月份以来,支持民企发展措施不断落地。
截至去年三季度,中民投资产总规模3109亿,净资产781亿,负债率74.9%,部分为并购形成的被动负债。2018年,通过努力,我们共偿还到期债务800多亿,已减少银行贷款和债券共计244亿元。
发展的不平衡要靠发展来解决。产业板块已陆续进入回报期;在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落实重大股权合作后,中民投将取得全新的发展动力,实现“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稳定发展;从传统业态、传统商业模式向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从重资产运营向轻资产管理转变;从重资本投入向重解决方案转变”,并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谋求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长远发展。
中民投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也恳切期待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帮助,给予民营企业赢得发展的时间。
据悉,中民投正在与国内、国外的意向战略投资者沟通推进中,近期将取得重要进展。引入多方战略投资者后,将进一步优化中民投的资本结构,使中民投获得全新的发展动力,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