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2年以来,上市券商股权融资再次迎来高潮。据统计,截至8月19日,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7家券商累计融资达到700亿元,已超过2021年全年,随着兴业证券“10配3”配股项目的完成,这一数据有望提升到800亿元以上。个人以为,在券商股权融资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其回报须有效跟上。
上市券商的融资主要包括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两种融资方式各有利弊。相对而言,债券融资更加容易,但融资方需要承担利息支出,期满后还需要归还本金。股权融资除了没有转股的可转债外,既无须承担利息,更不用归还本金,其融入的资金,属于券商自己可支配的资金。
从近几年券商融资情况看,债券融资金额“一骑绝尘”,也将股权融资金额远远地抛在后面。比如2020年与2021年,债券融资金额都接近1.7万亿元。尽管如此,从自身的状况考虑,通过股权融资的上市券商同样不在少数。
比如2020年共有17家券商通过定增、配股、发行可转债等方式累计融资1206亿元,2021年共有10家券商累计融资656亿元。2021年由于券商股表现低迷,不仅实施再融资的券商大幅减少,且多家券商再融资额也出现大幅缩水的现象,像浙商证券、湘财股份实际募资额均不足预案募资额四成即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除了目前因配股正在缴款的兴业证券外,中原证券与国海证券均抛出了定增募资预案,两券商拟分别募资70亿元与85亿元。如果年内成行,意味着2022年券商股权融资或超过千亿元。
2022年上市券商再融资重现火爆一幕,并非没有原因。一方面,券商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一般情形下,资金实力往往能决定券商的盈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而且,券商业务同质化严重,传统业务竞争异常激烈。在此情形下,补充资本成为诸多券商头等大事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上市券商的再融资都是“狮子大开口”,动辄数十亿甚至超百亿。
另一方面,从券商行业的发展看,今后财富管理转型、资本中介业务将成为券商盈利的重要利润增长点,也是券商重点发展方向。像资本中介业务,对券商资金实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资金实力,那么像两融业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既影响其市场份额,也影响到券商的盈利状况。
近些年来券商股一直表现不温不火甚至有些低迷,除了券商行业不处于市场“风口”外,也与券商行业普遍对资金的渴求有关。股本扩容与股权融资,特别是巨额再融资行为,对于券商股股价的表现多少也会产生些许影响。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在市场上实施再融资无可厚非。不过,在实施再融资特别是巨额再融资的同时,股东回报也须有效跟上。否则,重融资、轻回报的一幕可能会重演。而从现实案例看,券商回报股东显然需要再加一把劲。比如某券商2016年通过配股融资122.58亿元,而从2016年至2021年,该券商累计分红金额不到41亿元。与再融资金额相比,分红回报金额明显偏低。
个人以为,券商行业在回报股东问题上,首先要提升股东回报意识,这是根本。其次要提高回报股东的能力,这要求券商能在市场竞争上处于有利地位,而提升盈利能力则是基础。券商回报股东能力能够有效跟上,即使是巨额再融资,相信市场也能坦然面对,而不会产生太多的质疑与诟病,实施起来也会顺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