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长达半年的股债齐跌后,美股和美国企业债今夏转而走出了一波同步上涨行情。
美股在7月和8月上涨了近12%,录得有史以来最好的夏季表现之一。同时,自6月中旬触底以来,美国企业债和全球企业债在今夏也分别上涨了4.6%和3.4%。但眼下,随着市场的交易逻辑重新被美联储继续量化紧缩并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的担忧主导,分析师预计,股债走势接下来或将分化。美股反弹将终结,而企业债尤其是投资级债券将继续涨势。
贝莱德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李伟(Wei Li)表示:“美联储官员表示,他们不急于停止紧缩,除非他们确信通胀不会再次爆发,即使是以一些经济阵痛为代价,这样的表态令经济前景再次阴云密布。这意味着,资金将向安全资产转移,将使投资级债券受益。但对于股票而言,大部分投资者都不愿为了获得额外收益承担更高风险。”
美股将恢复跌势?
当地时间本周四,备受全球投资者瞩目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即将拉开帷幕,市场普遍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周五会议上的的讲话。就在这场重磅央行年会前夕,有“新美联储通讯社(Fedwire)”之称的记者蒂米罗斯(Nick Timiraos)撰文向鲍威尔发问,高通胀的推手持续存在怎么办,称鲍威尔继“通胀是暂时的”言论之后,可能又会犯下过度加息的错误。蒂米罗斯称,过去几十年压低通胀的三种力量——全球化、劳动力市场、能源等价格已经停滞,或可能起反作用。因此,在“需求冲击”之下,如果美联储大幅加息并将紧缩政策持续更久,将会导致经济增长减弱、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衰退。
“我们在今夏看到的美股上涨是熊市反弹,因而我们不会追涨。”李伟认为,“仅仅一个月的通胀数据降温,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很快走出困境。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押注,也还为时过早。整体来说,美股目前的情况没有计入明年美国经济衰退的真实风险。”
美国银行最新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基金经理们对全球增长的悲观情绪依旧。美银策略师哈内特(MichaelHartnett)表示,资金在今夏流入股市意味着“投资者对美联储政策的担忧减弱”。但他认为,美联储本轮货币紧缩“远未完成”。投资者将在本周稍晚的杰克逊霍尔年度会议上寻找这方面的线索。上周,市场还预计美联储将在会议上整体“鸽派”,但进入本周后,由于上周后半周多位联储官员暗示加息不会停止,甚至以经济衰退为代价也要抑制通胀,市场情绪突然转变。哈内特预测,标普500指数在触及4328点后就会获利回吐。
美国银行追踪的一项技术指标也暗示,美股将恢复跌势。美国银行将标普500指数市盈率与通胀率结合来判断美股是否触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每次美股真正触底前,该指标都会跌破20。但在今年此前的抛售潮中,该指标只跌到了27。
摩根士丹利的首席投资官威尔逊(Michael Wilson)极为悲观。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他称,尽管美联储在过去四个经济收缩周期开始前停止了紧缩政策,并因此重新点燃美股看涨信号,但当前位于历史高位的通胀水平意味着,这一次,即使经济衰退真的到来,美联储可能仍将继续维持紧缩政策,而这对美股而言是绝对的利空因素。
从技术面来看,他也认为,美股基准指数目前仍未能成功突破备受关注的200日均线,而200日均线是市场用于判断上涨趋势能否持续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200日均线至关重要,因为它反应的是美股趋势。由此判断,美股目前仍正处于下跌趋势中。”威尔逊补充称,“在市场突破下跌趋势前,鉴于美联储仍将继续量化紧缩的宏观环境,做出任何关于美股新高点的预测都是不负责任的。不仅如此,美股未来的走势有可能比投资者此前经历的数次下跌都要糟糕得多。”
债券有望延续涨势
但与股市不同,在分析师看来,虽然经济衰退的担忧也会引起投资者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怀疑,但企业债可以继续保证其吸引力,尤其是优质的投资级企业债能够减轻经济衰退对投资者的冲击。
Vontobel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汉特尔(Christian Hantel)称:“在投资者避险情绪之下,国债收益率将下降,能降低企业债和国债利差扩大的影响。”汉特尔尤其看好评级较高的企业债,因为这些债券的期限通常更长,利差也比垃圾级债券小。因而,“经济衰退对投资级企业债的潜在损害似乎非常有限”。
“现在市场的风险很多,风险名单越来越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减持甚至脱离风险收益比相对较优的投资级企业债,那投资者就没什么可投资的了。”他透露,其客户近期对投资级企业债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这表明“在某个时间点,投资级企业债应该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
管理着4760亿美元的基金公司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的固收策略负责人博里(George Bory)在今夏稍早就曾表达对债市的乐观判断。当时,投资者对债券的抛售导致各类债券的收益率飙升至接近通胀的水平,也就是过度计入了通胀风险。
眼下,他坦言,夏季的反弹使得企业债的吸引力降低,因为估值相对此前已不再显得特别便宜。但即便如此,他仍坚称,在市场的衰退担忧压过通胀忧虑的情况下,“全球市场正在成为一个对信贷类资产更友好的地方,这一趋势在今年下半年仍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