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财经》新媒体 蒋金丽 编辑丨蒋诗舟
可转债风向突变。
2月14日,中证转债指数跌幅达3.01%,创下近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整体来看,97%的转债下跌,仅10只转债上涨,且跌幅普遍超过正股。
受市场拖累,可转债基金首当其冲,净值集体下挫。据Wind统计,在2月14日的大跌中,63只可转债主题基金平均下跌2.5%,其中25只跌幅超3%。仅“鑫元双债增强”抗住了下跌,净值微涨0.01%。
2月15日,中证转债指数再跌1.52%,叠加上周五的调整,3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5%。
三大因素重挫转债
对于转债市场的大幅调整,光大证券分析,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情绪偏弱,负面信息容易被过度放大。2022 年年初至今,A 股市场情绪偏弱,经历了数次市场调整,因此投资者的心态也是以稳为主,市场略有波动也有可能引发投资者做出卖出或赎回的决策,特别是市场的一些负面信息在市场情绪偏弱的情况下,会被成倍放大,引发市场恐慌。
二是“固收 ”基金或出现大量赎回。从 A 股市场与转债市场的跌幅对比中可知,本次转债市场调整幅度超过 A 股市场。因此,本次调整的原因并非是权益市场下行引发的转债市场调整,而是转债市场投资者大量卖出导致的。
三是高估值以及对强赎的不确定性使得转债市场脆弱性增强。高估值使得转债对于权益资产而言性价比降低,同时波动增大,权益市场和纯债市场的边际变化都会较大程度上影响高估值个券。同时,还有很多高价转债已经触发了强赎条件,并已经超过了不强赎的“保护期”,在市场偏弱的情况下,投资者不愿意承担不确定性,因此也会选择获利了结,卖出转债。
业内对转债的高估值风险早有预判。去年9月以来,天弘的基金经理杜广多次在支付宝产品讨论区提示风险。
比如,2021年11月04日,杜广在支付宝直言:“这是转债基金啊,兄弟们。弹性大,波动大,跌的时候多海涵,建议不要做波段…”
2021年11月19和22日,杜广再度提示产品波动风险,并劝大家不要再买其管理的转债基金。
短期或继续调整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认为:“短期来看,调整还在继续。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减少回撤、静待时机。”
沪上一位基金经理也向《财经》新媒体表示,预计后期转债可能会持续杀估值的过程,因为此前的溢价率比较高,“如果溢价能够回到历史均值附近的话,可能会是比较平衡的水平,接下来就要看股市的走势。整体来讲,今年短债的机会比较弱一些”。
开源证券指出,转债市场更大的问题是高溢价能否维持。2021年以来,转债市场表现非常亮眼,受益于“固收 ”产品的大量发行,一些资管产品无法直接投资股票,将转债作为替代股票的工具,导致转债市场溢价率持续上行。
由于部分上市公司放弃赎回转债,也导致高价转债显著增多。在开源证券看来,在股市平稳、“固收 ”扩容的时期,转债的高溢价率并不是问题,但是一旦股市持续走弱、流向“固收 ”资金减少,转债的高溢价率如何消化就成为难题,转债抱团将面临挑战。
开源证券提到,近期股市、债市的共同特征是,机构拥挤的品种跌幅更大。股市中,赛道股跌幅较大;债市中,拥挤交易的5年期利率债、永续债、二级资本债跌幅更大;转债也开始出现跌幅超过正股的情况。市场有共识,这本来没有问题,但一旦拥挤交易,完全无视估值,就成了问题。
对于转债后市,开源证券认为,关键在于正股能否企稳。如果正股持续下跌,则转债可能面临正股估值、转股估值的“双杀”,“鉴于转债整体估值仍然偏高,我们维持2021年12月的观点,正股优于转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