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稳定经济增长的通知,全文如下:
各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缴存职工:
为贯彻落实《市政府印发关于帮助市场主体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政发〔2022〕18号)文件要求,现就支持市场主体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22年4月起,因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可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不低于单位、职工各5%。
二、2022年4月起,因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经职代会或工会同意后,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企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期限不超过六个月。
缓缴期满后,企业应根据实际经营情况一次性补缴或分期补缴缓缴的住房公积金,分期补缴的,应当在三个月内完成。
三、缓缴住房公积金的企业,应向我中心在当地设立的分支机构提交申请,各分支机构应在1个工作日内受理并作出认定。
四、企业在缓缴期间发生人员变化的,应按规定及时办理个人账户设立、封存、转移、启封等相关业务;在缓缴期间出现职工调职、离职或退休等情况的,应及时办理补缴手续。
五、企业缓缴期间缴存时间视同连续,不影响职工正常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南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2022年4月27日
纾困解难,南通在行动
1、南通人社局:惠民生十条举措
4月24日,南通人社局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扛起“稳就业”、“保就业”大旗,更好地促进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发力见效
根据省人社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进一步做好保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发〔2022〕35号)文件精神,发布了《南通市积极应对疫情深化落实保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十条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涉及到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精准落实企业社保补贴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和信贷扶持力度、优化企业服务促进供需匹配、大力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发一批疫情防控临时公益性岗位、强化就业见习(实习)政策保障、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等十项举措。
2、南通发改委:帮助市场主体着力稳定经济增长
为全面落实“苏政40条”和省“助企纾困22条”政策,应对化解外部环境和疫情影响,更好服务市场主体、促进企业发展,南通市发改委研究出台了
《关于帮助市场主体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稳增长政策50条》)
和《关于帮助因疫情影响暂停营业的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纾困政策8条》),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运行,为全市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稳增长政策50条》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快服务业行业恢复发展等八个方面,
出台50条具体措施,帮助市场主体应对困难挑战,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着力稳定全市经济增长。
《纾困政策8条》明确,实施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降低市场主体房屋租金成本、免收数字电视服务费、推动出租车行业减负、发放养老机构运营补助、适时退还履约保证金、暂退旅行社全部质保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等8项措施,切实帮助因疫情影响暂停营业的市场主体缓解经营压力。
3、海安市:助才抗疫 助企纾困
近日,海安市研究出台《实施“助才抗疫 助企纾困”行动若干措施》(“助才抗疫十二条”),激励人才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帮助人才企业纾困解难。
“助才抗疫十二条”着重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在疫情防控一线发现、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及时发展入党。
把抗疫工作中体现出的品德、业绩、能力、贡献,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发挥重要作用、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推荐海安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和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级人才培养工程人选时予以优先考虑。
加大对人才企业纾困帮扶力度,从用才成本、投资保险、生活津贴等方面支持人才与企业渡过难关,对人才企业租赁区镇(园区)办公、研发和生产用房的,给予租金减免。同时海安将统筹使用人才专项资金,对入选各类人才计划的企业,简化审核流程,尽快兑现项目支持资金。
4、通州区: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
近日,通州区委主要负责人率发改、科技、金融监管、商务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南通高新区富加宜电子、南通深南电路等重点企业,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了解企业发展经营、转型升级情况,并向企业负责人表示,通州将一如既往为企业纾困解难,尽最大可能最大力度减轻疫情对企业的影响。
据介绍,此次“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将持续至5月中旬,面向全区各类企业,重点突出亿元以上规模企业及科创企业、拟上市企业等。
通州区发改委作为牵头单位,将聚焦加大技改投入,推动企业总量扩张,并与科技局一起,聚焦加快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发展质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则聚焦推动企业上市,拓展企业融资渠道。
5、南通市总工会:出台惠工助企促发展八项举措
25日,南通市总工会出台惠工助企促发展八项举措,如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帮助市场主体纾困、开展线上普惠活深入一线走访慰问、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开展就业创业服务、重视职工权益维护、积极做好宣传引导,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工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