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深入社区、乡村,跟随网格员巡查走访
忙在百姓身边 办好基层实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编者按:走街串巷查隐患、苦口婆心解纷争、一丝不苟办实事……在日常生活中,一群来回穿梭在社区、乡村的网格员,用他们忙碌的身影,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
近日,记者深入一线,体验网格员日常工作,分享小小网格里的平安故事。
跟随甘肃天水市什字坪村网格员调解村民纠纷
“我是网格员,更是党员”
一觉睡醒,家门前的两棵风景树被人拔倒了。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什字坪村,村民周海录正要扯着嗓子骂,念头一转没有开腔,黑着脸去找邻居宁玉龙。
原来,宁玉龙想翻新房子,建材得从周家门前过,两棵树挡住了去路。宁玉龙上门说情,周海录回话要砍掉的话一棵150元。本来事情已经谈妥,喝了点酒的宁玉龙又不想给钱了,直接拔了树。
宁玉龙不在家,一早就去了村委会。“赵叔,这事儿您不说话,我家房子怕建不成了。”宁玉龙很着急。老赵叫赵富荣,年近花甲,精神矍铄,是村里的网格员。
“叫我咋说你?”本就不苟言笑的老赵,此时更加严肃。宁玉龙低着头,不说话了。
“你们先等着,我去寻老周。”老赵合上记满纠纷调解的笔记本,带上网格员的红袖章就出发了。
“一年要调解多少纠纷?”我很好奇。
“现在少多了。”老赵说,“以前,一年下来能把嘴都磨薄了。”
老周没找到宁玉龙,正在屋里置气。见到老赵上门,马上就说,“宁玉龙要想运材料,就从我屋上‘飞’过去。”
“他要真弄个飞机来,村里还没地方停哩。”老赵一边打趣,一边解释,“宁玉龙喝了酒,才拔了树,醒来后悔了,要给你来认错,但又怕你,这才找的我。”
“他还知道理亏?”老周嘴上不依不饶,态度却已明显缓和。“他要认错态度好,我就不计较。”老赵赶忙给宁玉龙拨了电话。
“他周叔,小孩子不懂事,你可别往心上去。”宁玉龙母亲说,“错叫他认,树我来赔。”
“乡里乡亲的,有事好商量。”老周说,“钱我也不多要了,就当给玉龙长个记性,遇事不可鲁莽。”
不知不觉间就是一上午。从周海录家出来,走到村口,老赵又仔细查看了来员登记表,问了排班情况,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了相应记录。
刚要进村去敬老院,老赵突然快步赶上前,喊停了一辆摩托车。“带着孩子,头盔都不戴,多危险。”老赵喊着,“回去戴上头盔再开车。”
“赵主任,有急事儿,下回一定记得戴。”村民说。“再急的事儿也没有安全大。”老赵坚持。
“不怕被人说管太多?”我问道。老赵停下脚步,顿了顿,说:“我是网格员,更是党员。”
跟随四川成都市建中社区网格员巡查夜市
“记性好,更要耐性好”
见到曹佳大姐时,她正从社区巡查归来。走完一圈,两个小时已经过去。
“怎么需要这么久?”我有些疑惑。“遇到店铺有意见的,得倾听梳理噻。”曹大姐打开了话匣子。作为网格员,日常巡查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车辆乱停乱放、商住纠纷、邻里矛盾、消防安全……要一一记录,还得想着办法解决。
上午的巡查做完,曹大姐的微信运动步数便跃升至近8000步。办公室里,吃完饭短暂休息后,她就等来了我的电话。
来到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道建中社区办公室,我穿起网格员工作服,跟着曹佳和冯丽两位大姐,向建设中路走去。时过下午3点,建设路上已熙熙攘攘,一些商铺也陆续准备把自家的桌椅摆到路上。
“下午四五点到晚上八九点,在划定区域,商铺们可以摆摆摊子。”曹大姐解释,但遇到夜市摆摊影响行人行走,或者妨碍楼上住户休息的情况,网格员们就得站出来说说话。
“曹阿姨来了哈。”说话间,一家开饮品店的年轻人打起了招呼。“这是郑杰,来这儿一年多了。”曹大姐很是熟悉。
“生意怎么样?”曹大姐问。“还不错,这几天人流不少。”郑杰开心地说。
可话头一转,郑杰又说起了自己的烦心事。“马上要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我们按规定准备了垃圾桶,可许多顾客不会按规定投放垃圾,这可咋办?”
一个说完,又说一个。“还有,摆摊时间能否适当延长,顾客们在这儿吃喝的热情很高。”
“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跟城管、环保等部门协商,你们店家也要积极跟他们反映,一起想想好办法。”听到曹大姐的话,郑杰咧嘴笑了笑。
一家家走过去,已是晚上6点。转身来到太阳公元小区,两位大姐检查起安全用火用电设施。拿起手机一看,我的微信运动步数已经来到了15000步。
“於大爷,出来转了?这两天身体咋样?”曹大姐热络地上前关心。老人很喜欢跟曹佳和冯丽聊天,买菜遛弯看到了什么,谁家跟谁家闹别扭,边走边说、说个不停。
“多跟老人聊聊天,是了解社区情况的好机会。”站在一旁的冯丽大姐继续说,“网格员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记性好,更要耐性好。”
跟随上海普陀区长寿路街道网格员体验智慧管理
“责任感是第一位的”
“停一下,你头顶有根线。”
在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路街道食堂吃过午饭,穿上绿色马甲,我和网格员杨俊一起出门,没走两步,就被他叫住了。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路面上空一根断了的信号线半垂着。“高一点的车开过去,可能会碰到,这就是隐患。”杨俊掏出手机拍照上传,专用的手机软件上已经自动定位了事件发生的地点。
“这些信息很快就会通过系统流转过去。”同行的街道城运中心工作人员姜晓辰介绍,以前发现了问题要层层报告,很麻烦。如今有了“一网统管”,后台可以直接流转到负责部门,效率提高了很多。
在街巷里巡查,我发现,眼前这个外形粗犷的汉子居然心细如发。看上,观察架空线、导向牌、指示牌、交通信号灯;看中,观察墙面污损破旧、跨门营业、乱晾晒等情况;看下,观察井盖缺失、破损、地面垃圾情况。“背街小巷、小区内外,都不能漏掉,这是责任”。
正说着,在一个商场门口,我们发现人行道上歪歪扭扭地停放着一排共享单车。姜晓辰介绍,街道和各家共享单车企业拉了微信群,如果乱停放的车过多,就在群里通知企业来处理。“像这种不多的,我们就自己上手了。”一边说着,我们一边动手搬挪。
走进一个颇有年头的老旧小区,姜晓辰说,这些房子建于20世纪初,如今都属于历史保护建筑。“你看这里”,跟着他走近其中一幢房子,单元门口有个不起眼的白色小盒子,“这是房屋震动传感器,一旦房屋发生特殊震动,它就会立刻向城运系统告警,这让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变得更加主动。”姜晓辰说。
如今,街道装着许多智能传感器,在垃圾分类、窨井盖监测、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时候人没看到的,传感器已经发现。“不过,技术再发达,事情还是靠人来做呀。”杨俊笑着说,“网格员服务好大家,责任感是第一位的。”
本报记者 王锦涛 王永战 巨云鹏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