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政策如何“平稳转弯”? 上海:“三色圆珠笔”为大城市电网“零电阻”增容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聚焦“十四五” 着力提高议政建言工作质量 石光银:月光照亮毛乌素 中美专家共倡全球抗疫合作引国际学者共鸣 林毅夫看“十四五”:发展引擎应“喜新不厌旧” 人大代表建言体育法修改:增设体育产业、体育仲裁等内容 代表谈“纸面服刑”:扎紧减刑、假释等的制度“篱笆” 代表委员展望“十四五”:未来五年我们建设这样的中国 新华网评:与爱同行,每个人都了不起 理性看待“饭圈文化” 关注青少年背后情感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梁留科建议出台《中国石窟保护与利用条例》 河北高院施行立案工作十项便民措施 蓝图如画,规划纲要谋划未来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提高儿童先心病医保报销比例至90% 华媒看两会:GDP增长目标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 派定心丸 “十四五”规划纲要彰显民众对美好生活新需求 大量数据目标瞄准百姓新获得 中国代表就70国在人权理事会发表支持中国的涉港共同声明向中外媒体吹风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企业“出海”需预判新业态知识产权风险 访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法治蓝天下让“花朵”灿烂绽放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孙弘颜被双开 海外华侨华人聚焦两会:高水平对外开放 体现中国的信心与底气 全国政协委员袁志明:加强新发传染病防控技术和药物储备研究 未来5年生活什么新模样?行业“领军者”展望“十四五”新变化 浙江: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 外媒:中国设定2021年GDP增长目标,向全球经济释放积极信号 专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成立国家疫苗研究中心,“把疫苗研究下去” 政府工作报告“民生红包”多,邻居们都在聊…… 代表委员热议预算报告 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从“选科”到选拔,基础学科人才这样突围 两会新华时评:照顾好“一老一小”是篇大文章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国如何“十年磨一剑”? 陈薇、钟南山团队均已部署新型疫苗研发 中国种业“翻身仗”:今已米面无忧 期待花果丰美 6%+!中国GDP目标为世界带来好消息 湖南“书香政协”读书活动聚共识 线上线下“思想盛宴”集众智 中国谋建新“引力场”促经济“满盘皆活” 全国人大代表法蒂玛:欢迎摘下“有色眼镜”,来新疆走一走,看一看 新格局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塘约实践”彰显“支部力量” 航天发射业务量激增 窦晓玉代表建议建立商业航天发射场 改革政策力度空前 科研机构迎来又一个春天 美丽“凤凰村”响起少数民族“致富歌” 以“张坚案”为镜鉴 安徽高院院长谈司法反腐 醉驾型危险驾驶犯罪案件激增 韩德云代表这样呼吁 如何破解养老服务管理人才困境?人大代表:定向培养是关键 透过“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能看到哪些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的机会? 两会今日看点: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杜丽委员:疫情下备战是巨大挑战 期待北京2022“无与伦比” 代表委员谈减税降费: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 激发创新活力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中国宏观政策如何“平稳转弯”?

2021-03-07 09:33:20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观察)中国宏观政策如何“平稳转弯”?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夏宾)基层运转还有没有中央财政的“及时雨”?小微企业融资会不会撞上“弹簧门”?减税降费的优惠政策能不能再“发红包”?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拿出了“定心丸”:宏观政策要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转弯。

为应对疫情冲击,中国去年拿出多项特殊举措: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发行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抗疫特别国债、建立资金直达机制、M2(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提高……快速响应、精准施策,2020年的经济“成绩表”已表明中国正在走出疫情的负面阴影。

“我们不急转弯,不急是一种表现,但弯还是要转的。”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对中新社记者说。在他看来,中国今年实现恢复性增长是大概率事件,当经济增长逐渐回归正常水平轨道时,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不宜“一揽子”地照搬沿用,有些可以平稳退出。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不急转弯的宏观政策有三项“总基调”——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杨成长说,这就要求宏观政策在该支持的地方不能松,在不能撤的地方需要留,但也要为未来留下政策操作空间,子弹不能一下子打光。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不急转弯”在于两点。第一,中国经济增长尤其是消费领域还未完全恢复,目前仍处在逐步恢复的过程;第二,全球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疫情期间的部分特殊政策还会有所延续。

事实上,转弯“不急”的秘诀就藏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例如,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和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是转弯,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常态化直达机制是“不急”。

杨成长称,今年基层财政收入仍较困难,特别是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巩固,中西部地区需要扶持,在此情况下,直达资金解决了地方担忧,这处理好了政策转弯,也保持了政策连续性,在财政上的体现就是“困难缺口往上抬,财力支持向下移”。

再如,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是转弯,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是“不急”。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定,要跟国际市场保持不断互动,目前国际上仍是宽松状态,如果中国太快收紧,一定会出现风险,同时各部门也应厘清事实真相,让货币政策支持真正有长远竞争力但短期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那些本应淘汰的企业不能因占了疫情政策的“便宜”而得到盲目保护。

“不急转弯、平稳转弯要看一项重要指标,那就是宏观杠杆率。”刘世锦指出,疫情暴发前中国通过防控金融风险等大量工作降低了宏观杠杆率,但去年疫情的特殊环境又让宏观杠杆率出现上升,未来要用平滑的政策过渡衔接,让宏观杠杆率再降下来。

亮起“转向灯”,与市场充分沟通,中国已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政策指引: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说,这种既保留一定政策余力、又不急于猛掉头的政策搭配,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金融市场的理性回归。(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