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战胜疫情还需舞好科技“利剑”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战胜疫情还需舞好科技“利剑”
中新社记者 张素 李纯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但要如何舞好科技这把“利剑”?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给出各自见解。
让疫苗筑起屏障
中国的新冠疫苗研发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梯队。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团队与康希诺生物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现在,她正率队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团队研发疫苗新型纳米载体。
资料图:生产线上的西林瓶装疫苗。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赵宇亮把“纳米载体”喻为有导航、能把药物运送到指定地点的车。他说,如此一来既能提高药物效率也能减少副作用。
当前中国已附条件批准四款新冠疫苗上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对记者说,初步估计疫苗产能可以跟上需求。为长久计,他建议“成立国家疫苗研究中心”。
人们接种疫苗也需有科技“护航”。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关注着疫苗供应链体系标准化建设,他建议对疫苗分发、运输、接种进行数字化精细管理。
促疫后社会重塑
数字支付、远程办公、远程医疗、人脸识别、沉浸式体验……疫情之下,这些技术因社交阻隔变得炙手可热。疫情催发的新科技会不会“昙花一现”?代表委员们期待,能够真正用科技重塑社会。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建议,把数字文旅打造为疫后内循环新增长点,打造一批“沉浸式旅游”范本项目,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通过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和因材施教。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国内外优质英语教学资源,解决乡村英语教师匮乏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这将更好地消除地域教学资源与教学水平的差异。
需消除负面影响
不可否认,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面对信息泄露、过度防疫等问题,代表委员着眼于如何消除负面影响。
面对“银发族”的“数字鸿沟”,多位来自互联网产业的代表委员希望推动智能设备“适老”。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建议制定智能技术适老标准的总体要求、标准体系。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建议全面普及以语音为核心,结合眼神、手势等多模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将其搭载到老年人常用的设备中”。
疫情期间,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成为网络犯罪“重灾区”。治本关键是保护信息安全。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晓红等6位委员联合建议中,有“健全人脸识别监管的相关制度和法规,加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大数据相关立法,明确企业对个人影像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及使用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不难看出,疫情引发着人们对于科技的思考。坚持以人为本,赋予科技更多社会责任,是舞好“利剑”的诀窍。(完)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