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一线成长蜕变的“大白姐姐”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记者罗鑫)进楼挨家挨户问询筛查,帮助转运集中隔离人员,协助志愿者采购“救命药”及生活物资……从“职场小白”到小朋友口中的“大白姐姐”,“95后”高晓琳在疫情中经历着一次成长蜕变……
23岁的北京女孩高晓琳不久前还在畅想着即将入职的公务员工作。不久后大兴确诊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拉响疫情防控警报,她也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
1月18日是高晓琳入职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办事处的第一天,因融汇社区防控工作缺少人手,她被派往一线进行支援,负责22号楼的入户问询筛查工作。尽管此前社区建立了相关台账,然而随着房屋出租、人员流动,此前的信息需要更新。这栋楼每户住了多少人,身体状况如何,有没有需要集中隔离人员,人员是否都已完成核酸检测……疫情的防控和溯源需要准确的信息。
“入职第一天就到一线,对我来说是一次考验。作为‘职场小白’,看到社区封闭、疾控人员进入小区转运密接人员的场面,其实心里有一点害怕。”高晓琳说,“不过当真正穿上防护服,就有了一种使命感,和战友们一起奔赴战场、并肩作战。”
社区封控,居民居家隔离无法外出。为防止居民出现“买菜难”“买药难”等问题,街道协调附近商超紧急供货。天宫院街道及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划分网格,将融汇社区15栋楼、29个楼门、3700多户分为5个大网络、17个小网络,包楼包户,全面了解居家观察人员身体情况、日常状况。“我就像是网格中的一颗小螺丝钉,为疫情防控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高晓琳说。
入户询问排查、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协调物资采买,这些事情看似琐碎,可是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高晓琳发现,冬天的厚衣服套上防护服后难以行动。楼外冷,进屋热,长时间穿着防护服,衣服被汗湿透了又干。期间为了避免暴露,要尽量减少喝水和上厕所次数。一栋楼180多户居民、数百次的敲门和询问,高晓琳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7点多,戴着隔离手套的双手出现过敏,她的声音也渐渐嘶哑。
1月20日起,融汇社区被调整为高风险地区,但这并没有让高晓琳退缩。她帮助社区转运包括学生和家长在内的密接人员。孩子们看到高晓琳穿着防护服忙前忙后的样子,颇像电影《超能陆战队》里的智能机器人“大白”,于是纷纷对她说“大白姐姐,辛苦了!”
“虽然过程很艰辛,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居民们的一声声道谢和问候,让我的心里感到温暖。”高晓琳说。
连续几天连轴转、压力大,但当高晓琳看到社区微信群里信息的时候,感觉一切努力是值得的。“齐心协力,迎接春暖花开。”高晓琳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
作为大兴区另一社区的物业经理,高晓琳的妈妈也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妈妈是我的坚强后盾。她在我入职之前,给了我一些工作上的建议,很有用,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高晓琳说。
疫情还未结束,但高晓琳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更有信心了。“社区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意义。大学时第一批入党,那时起我就想做一个正能量的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我会继续努力,不忘初心,迎难而上‘战’疫情,待凛冬过去,我们共赴满‘院’春色。天宫院,加油!”高晓琳说。 【编辑:张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