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月26日电(记者 柴燕菲 赵晔娇)履新半年,今天,浙江省长郑栅洁第一次在浙江两会上,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和“群众”是贯穿报告的关键词、高频词,分别出现了27次、19次。
首次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为何频提“人民”“群众”?
人民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前,浙江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都是人民。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造福人民的实事、大事、难事办实、办好、办妥,这是执政信条。
浙江省长郑栅洁 蔡荣章 摄“始终牢记政府前面有‘人民’两字。”郑栅洁说。
回顾过去,虽然受疫情冲击,但是浙江“十三五”发展顺利收官。人民是最大的受益者。
这五年,浙江全面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人民群众获得感稳步提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家庭人均年收入8000元以下情况、集体经济薄弱村“三个清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平均从农村750元、城镇653元,提高到城乡同标886元,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普及率达99%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56%到提高到62.4%。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在这背后是政府过起了“紧日子”。
“紧日子”不是新要求,但是在2020年这个抗疫之年,过“紧日子”显得更为不易。坚持“两手抓、两战赢”,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
浙江省在2020年3月份推出《大力实施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共克时艰行动方案》。这次的报告提到以这“五减”共克时艰,中央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任务精准高效落实,全面为企业减负4800亿元,比2020年初预计的还多出2100亿元。2020年,政府一般性支出压减571亿元,将有限财力用于惠企利民。
对于政府而言,上述诸多举措,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都是一个个刀刃向内的改革,这一切无一不指向一个最终的目的: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这个词汇如一条主动脉,从“十三五”一直延续贯穿到“十四五”,是浙江在整个“十四五”时期发力的导向。
报告中,在讲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时,“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率先推动全省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表述令人振奋。
频提“人民”,更是彰显“率先推动全省人民共同走向富裕”的决心。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共同富裕是分量最重的一块。在前面冠以的“率先”两字不仅是浙江的自我鞭策,更是其一贯的追求。
浙江最大的特色是均衡,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并举,在均衡协调发展中,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回顾过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没有少;展望未来,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系列富民惠民安民举措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实施富民惠民安民心新举措,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开展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此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浙江路径之一。
报告还提出,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提升居民收入富民两大行动计划,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获得感更足。报告中富民、收入、增收等富裕相关的词语出现30次。这些都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频提“人民”,意味着更关注让百姓普遍受益。
郑栅洁指出,今年要继续按照民生实事“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理念,突出群众有感、普遍受益,认真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
比如要努力解决群众车检烦心事,完成车辆检测“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该省286家汽车检测站软硬件环境大提升;要努力缓解交通拥堵和特殊群体出行难;要努力要群众吃得更放心;要努力让养老服务更方便等等。
本次报告还出现了很多“见微知著”的硬指标,比如提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学生近视率1个百分点以上。
郑栅洁说,要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实;真心实意对待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想尽一切办法办实事、解难题。
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所透露出的民生关切强烈深厚,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浙江省政府释放出了“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把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好”的强烈信号。
惠民生者利长远。当改革不断释放出民生红利,这样的改革必将更具活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今天,也必将增添更温暖的人文情怀。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历史进程中,体现浙江的民生温度、改革深度、发展高度!(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