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5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25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案件以年均近40%的速度攀升,2020年达到了54%。
郑新俭称,网络空间治理,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二十世纪以来,以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悄然兴起,网络空间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大幅拓展了社会维度,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与此同时,犯罪活动也向网络空间滋生蔓延,网络安全和科技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威胁。
郑新俭表示,从近年来检察机关办案情况看,当前网络犯罪呈现如下趋势。一是犯罪案件数量上升迅猛。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案件以年均近40%的速度攀升,2020年达到了54%。特别是战“疫”期间检察机关办理的诈骗犯罪案件中,有三分之一是利用网络实施。在所有网络犯罪中,网络诈骗、网络赌博(包括开设赌场罪和赌博罪)高位运行,成为当前主要网络犯罪。
二是网络黑灰产形成生态圈,为犯罪持续“输血供粮”。黑灰产上游为犯罪集团提供技术工具、收集个人信息,或为导流获客、广告推广;中游实施诈骗或开设赌场等犯罪;下游利用支付通道“洗白”资金,构建起完整黑灰产生态圈。规模庞大的地下黑产密切配合,为网络犯罪持续“输血供粮”,成为网络犯罪多发高发的重要原因。
三是犯罪手段花样更新。网上网下、境内境外、虚拟现实相互结合,网络犯罪手段方式交织升级。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网络诈骗手法多达6大类300多种,而且还在不断“推陈出新”。
四是犯罪主体呈现向“三低”人群发展的态势。网络犯罪非接触性降低犯罪悖德感和罪恶感、超长的黑灰产业链细化犯罪分工,降低犯罪专业门槛,加之超高的收益,致使大量法律意识薄弱、社会经验不足的人步入犯罪“陷阱”。网络犯罪主体开始向低龄、低学历、低收入“三低”人群发展,一些在校学生、社会务工人员都深陷其中。
五是犯罪危害叠加升级。网络犯罪危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相互交织传导,社会危害“量”的积累往往短时间内导致“质”的突变,敏感的生活“小”信息往往会酿成严重的社会“大”事件。 【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