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一江清水 谋生态转型 中缅边境地区新添一条高速公路 “科学”流言求真榜发布 专家粉碎“吸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等流言 北极出现大量聚酯纤维 中国考古学家解读印尼野猪岩画:史前居民狩猎和崇拜对象 “十四五”开局之年,外媒纷纷预判未来五年发展 达巍:主动作为,构筑中美关系“托底”机制 【数说中国经济】2020年就业数字折射出中国社会经济的活力与潜力 全球首创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在天津港全面运营 “6+4+5” “数字福建”这样把目标变成现实 法官因拒“打招呼”遇害的三重启示 制造业大市佛山:留岗“大礼包”,如何落到实处? 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毕业生全部到中小学校任教 郑州不孕不育医院哪家好?天伦五项不孕症检查0元 北京新增2例确诊详情公布 一6岁男童曾在“小饭桌”托管 吴存荣、屈谦同志辞去重庆市副市长职务 春节返乡是否需要隔离?如何保障好就地过年? 辛识平:中国疫苗为何受到世界欢迎 机构论后市丨春季行情仍有望延续 A股后市不悲观 独家|摩根大通梁治文:正谋求对多平台实现独资 病毒无国界,欠发达国家何时能打上疫苗? 广汽1000公里续航电动车遭质疑,石墨烯电池只是噱头? 赛道拥挤下国产PD-1药企的突围:寻求联合用药 医保谈判后PD-1价格战未停,部分药企借赠药暗降 1传81!新冠超级传播者出现,行走的传染源成为传播主力 医生陶勇,愿以自己的力量改善一点医患关系 集装箱空箱回流仍不畅,2021年海运“一箱难求”如何破解? 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 赢合科技董事长王维东被采取强制措施 疫情对县域劳动力市场冲击巨大,超三成劳动者收入下降 京东方抛200亿募资计划 加大力度抢占面板市场 前脚减持,后脚全额参与定增,天齐锂业大股东涉短线交易收关注函 首发“慈善理财”产品 青岛银行以公益庆A+H上市 新华网评:防止消费者“踩雷”,须得有人“扫雷” 市领导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发补贴给福利 各地号召“就地过年”防止疫情加剧 为求学而负债累累?美国助学贷款暂停支付令将到期 数千万美国人恐无力还款 流调者:与病毒赛跑的人 当抗议遇到抗疫 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挑动安全神经 涉税市场主体发展快活力足潜力大 她们来了,我们就放心了! 11小时建成!方舱检测实验室在绥化望奎正式投用 北京已有超160万人接种新冠疫苗 未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 24项重点任务!江苏出台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守护平安勇担当——“最美基层民警”群像(上) 世卫组织:溯源研究往往十分艰难,感谢中方大力支持 24项重点任务!江苏出台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中国力量 从一产独大到三产融合——湖南常德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助力“碳中和”引导转型升级 金晶科技提前布局光伏玻璃行业迎机遇 独家 | Stellantis集团有意在华组建新合资公司,正与奇瑞等公司展开谈判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护一江清水 谋生态转型

2021-01-18 09:27:57来源:人民日报

护一江清水 谋生态转型(“十三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

隆冬时节,巴山丘陵,徐志武却在田里忙得满头是汗。“元胡、水稻换茬种,每亩能挣7000块。这步棋走对喽!”

徐志武是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新元村村民,他说的“这步棋”就是拔掉黄姜种元胡。前些年,城固县种了3万亩黄姜,县城湑水河畔,几十家工厂用黄姜提取皂素,机器轰鸣,利润可观,却也带来污染。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这座秦巴山城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生态护水,容不得半点马虎。”城固县环保督察办副主任陈少锋介绍,当年年底,县里关停的皂素厂已达22家。

厂子关了,黄姜拔了,以此为生的老百姓咋办?县里引导乡亲们种植效益更好的中药材元胡。经专家指导,徐志武2017年开始轮作元胡、水稻。他种了5亩地,还养了几头牛,没多久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全村500多亩元胡收成稳定,能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新元村村委会主任熊永鹏说。

如今,城固县种植元胡11万亩,年产值达6.5亿元。“2018年,我们引进了大企业,合作收购农户的中药材。”城固县经贸局副局长秦军说,县里中药材企业已发展至10家,忙着生产饮片、开发新制剂。“‘黄姜—皂素’是粗放生产,现在正向生物医药产业转型。”

仅存的一家皂素厂也焕然一新。走进城固县振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公司总经理尚晓荣介绍,2016年起,公司与高校联合研发,把皂素废渣再利用,发酵成有机肥料,既经济又环保,此外还延长了产业链,做上下游产品。

“这些年来,不光城固县皂素厂,佛坪县石墨选矿厂、留坝县石英砂采选等一批项目都被否决。”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辉说,全市关停100余家小造纸、小冶炼等生产厂,4066家企业纳入排污许可管理。与此同时,汉中形成8个中药材集散地,中药加工企业达34家。2019年,全市绿色食药产业实现产值44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

护一江清水,绝非朝夕之功。汉中在产业谋变的同时,也浇灌出了百姓绿色环保的“行动自觉”。

宁强县汉水源村坐落在清幽的山涧里,水面映着云影,汉江的发源地就在这里。

天蒙蒙亮,村民张继荣就出门了,左手蛇皮袋,右手大火钳,沿水而行,义务捡拾垃圾。上山一趟来回得花一个半小时,半袋垃圾背回家,顾不上休整,他又匆忙赶往县城务工。

张继荣的义举,在汉水源村一直有好传统——过去十几年,张邦贵、杨仕华两位老人,每天都志愿沿水捡垃圾。老人离世后,张继荣在2019年底接过了接力棒。

“有时我太忙,就让老爷子去。要是他也忙,就让俺媳妇带上娃娃去。”张继荣说,一家人保证每天上山一趟,“慢慢地游客也开始注意保护环境,河道里干净多了。”

汉水源村村支书王光俊说,守护汉江的意识,早已在村民内心深处扎根,大家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村里还选聘了3名环卫工、2名巡河员、8名护林员保护水源。

不只是汉水源村,2018年以来,宁强县的义务清洁活动每月举行一次,覆盖县域内全部79条河流。宁强县创建文明县城办公室副主任李发裕说:“参加活动的机关干部、热心群众、商户业主、中小学生等有2000多人,街边、河道边,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

2017年以来,汉中市各级河长和群众累计巡河两万余次,全市义务植树上千万株。汉江、嘉陵江的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近千家农家乐正孕育着生态旅游的产业先机。“绿水青山给了我们丰厚的回报。”汉中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王乐文 高 炳

本报记者 王乐文 高 炳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