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民法典为何还要有配套司法解释? 北京:此次局部聚集性疫情初步得到控制 国产特斯拉ModelY预订火爆,内部人士称10小时10万单数据被夸大 2021年A股基本面六大亮点 濮阳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III级)响应的通知 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号首趟列车发车 新疆阿勒泰:水墨禾木 冰雪迎新 中国抗疫是对“人民至上”最好的诠释 海外华人华侨:我们为祖国自豪 浙江:江南水乡迎新年 腊月风情年味浓 新闻特写:海上“蜘蛛侠”的跨年夜 “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民法典正式施行 这些变化你该知道 2020年的最后一篇稿,你交了吗? 海报直击|我被冒名坐牢的11年:住酒店被查房、坐火车被盘问…… 因疫情防控 沈阳12条公交线路临时绕行 郁建兴引经据典谈县域治理:各美其美 天下大同 大连近期发现的感染者均集中管控圈内 ST康美迎来首批投资者索赔,中国版集体诉讼首案来了? 王者荣耀恢复上架 华为、腾讯之争现转机 跨州聚餐!疫情难挡美国人外出热情,新年夜餐厅预订数大涨 上海监测到首例英国新毒株输入病例 测序发现28个共同变异点位 北向资金丨本周扫货重点曝光 东方财富被买入超28亿元 2020年公募业绩汇总:一家独揽前四,翻倍基金超百只 开发商普遍“欠收”,融创富力等公司未达销售目标 原油新年吹响牛市号角?OPEC增产路径成为最大隐患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微视频 | 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国之治提供重要滋养 运用大数据加强疫情防控“五大治理” 以“两业”融合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齐鲁号”欧亚班列年度累计开行突破1500列 2020 一起走过丨英雄骑手 凡人老计 这一守,就是十一年! 云南新增1例缅甸陆路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雄安新区居住证实施办法和积分落户办法解读 日媒称“中国制造”疫苗流入日本?驻日使馆回应 雄安新区实施居住证和积分落户制度 跨过深圳河 创出新天地——大湾区港青的这一年 中外学者研发可充电锌空气电池 为开发未来储能体系提供新思路 沈阳重点管控区域内中小学校停课、公共场所停业 中国警方去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6万起 长江“十年禁渔”启动 上海率先实现五个“100%” 2021年1月1日起雄安新区试行居住证和积分落户制度 2021,送你一张船票 银保监会:支持商业银行在审慎经营、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线上存款业务 可转债管理办法出炉 促进投融资功能发挥 证监会:强化退市监管力度 坚持应退尽退 创业板9年复盘:蓄能创新再出发 度小满金融启动 “小微加油站”计划 易纲:已实现1.5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 上海临港新片区中运量T1示范线测试运营 为国内首条DRT 男生保护被猥亵女同学伤人被羁押 焦作当地成立专案组复查 全国首发!民法典施行纪念邮票在沪发行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有了民法典为何还要有配套司法解释?

2021-01-02 18:25:09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2日电 题:有了民法典为何还要有配套司法解释?

中新社记者 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1月1日施行,一大批民法典司法解释也于同日施行。

有了民法典,为何还要有配套司法解释?这需要先厘清何为司法解释。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定的含义作出的说明和阐述。司法解释是法律解释的一种。在中国,有权作出司法解释的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是“两高”,即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图为位于北京市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内设置的《民法典》推介区。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图为位于北京市西单的北京图书大厦内设置的《民法典》推介区。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司法解释是‘准法律’,是‘两高’用于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进行审判和检察的法律依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二级教授马一德对本社记者说。

马一德表示,法律文本对法律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但法律在实践中需借助司法解释“落地”,比如究竟什么是“公序良俗”、谁属于“弱势群体”,要由司法解释讲清楚。更重要的是,司法解释相当于为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提供一把“标尺”。

法律学者吴元中撰文称,要实现法律对所有人的统一规范、调整功能,仅仅颁布统一的法律还不够,还必须通过执法、司法等环节与途径,确保所有人对同一法律、同一法条进行统一理解。

两位学者都提到司法解释如此受到重视也是基于中国的司法制度。不同于判例法国家是通过案例形式给法院等以具体明确的指引,中国“两高”发布权威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指导,是国内确保司法统一和法律统一的最主要方式。

不难发现,相较于高度凝练的民法典,已发布的民法典司法解释更为具体。

例如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中,明确将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认定为虐待。对公众普遍关心的婚姻与房产、子女改姓、人工授精生子法律地位等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利明关注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时间效力的司法解释。“从以往的司法实践来看,为保障法律在人民法院得到统一正确实施,我国主要是通过发布配套司法解释的方式来解决新旧法律衔接适用的法律统一实施问题。”他撰文指出,首个系统全面规定适用民事法律时间效力的司法解释,必将有力保障民法典在人民法院的统一正确实施。

众所周知,从“散装的民法”到形成总计逾10万字的民法典,时间跨度达数十年。配套司法解释推陈出新也不是一项小工程。

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这次共对591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清理结果有三种:364件未作修改、继续适用;111件需对名称和部分条款进行修改,经修改颁布后自2021年1月1日施行;116件被废止,自2021年1月1日失效。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对单独制发的5件司法解释和1件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制发的司法解释性质文件予以废止。有评论称,这是在为民法典施行“清理跑道”。

毫无疑问,随民法典同日“起跑”的民法典司法解释将直接关乎审判。然而要使其真正发挥出“标尺”作用,还需注意若干方面。

比如“标尺”准不准。马一德表示,根据法律程序,“两高”需将司法解释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进行合宪性审查。

立法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又如“标尺”新不新。马一德说,民法典施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立法时没有涉及的新情况,比如经济活动新业态,司法解释需要根据司法实践需求适时调整,这是对立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贺荣日前谈及民法典部分新增制度如性骚扰、自然人声音、自然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涉及人格权的司法保护时说,将“适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再如“标尺”怎么用。马一德强调,应加强对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吃透立法精神。

贺荣称,最高人民法院将在全国法院开展学习培训,帮助广大法官不断提高司法裁判能力和水平。同时,将对民法典施行后立案、审判、执行工作通过信息化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测。

学者期待通过良性互动更好地让司法因应社会发展需要,让民法典更好地落地实施。(完)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