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守,就是十一年! 云南新增1例缅甸陆路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雄安新区居住证实施办法和积分落户办法解读 日媒称“中国制造”疫苗流入日本?驻日使馆回应 雄安新区实施居住证和积分落户制度 跨过深圳河 创出新天地——大湾区港青的这一年 中外学者研发可充电锌空气电池 为开发未来储能体系提供新思路 沈阳重点管控区域内中小学校停课、公共场所停业 中国警方去年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6万起 长江“十年禁渔”启动 上海率先实现五个“100%” 2021年1月1日起雄安新区试行居住证和积分落户制度 2021,送你一张船票 银保监会:支持商业银行在审慎经营、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线上存款业务 可转债管理办法出炉 促进投融资功能发挥 证监会:强化退市监管力度 坚持应退尽退 创业板9年复盘:蓄能创新再出发 度小满金融启动 “小微加油站”计划 易纲:已实现1.5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 上海临港新片区中运量T1示范线测试运营 为国内首条DRT 男生保护被猥亵女同学伤人被羁押 焦作当地成立专案组复查 全国首发!民法典施行纪念邮票在沪发行 生态观察:土壤污染治理,如何找差距补短板 探访上海“新限塑令”实施首日 消费者自备购物袋逛商超 民法典正式实施:要守住底线红线,更要活学活用 风口建桥、海中凿洞、智能高铁……他们不断挑战“不可能”! 一批与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今起施行 刘大耕:中国发展农业农村的经验值得借鉴 变异株传播力如何?公众应如何做好应对?权威专家解读 沈阳公布新增3例确诊病例行动轨迹 为此前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 2021,致敬党的“初心之地”上海 数字PCR法可实现对新冠病毒核酸高精确测量 生态观察:土壤污染治理,如何找差距补短板 民法典今起施行 中国进入“法典化”时代 2020的中国有多拼,看这张图就知道了 “十三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生态修复 草青人富 教育部部署做好寒假前后高校疫情防控工作 污染防治攻坚 推动绿色发展 2020年全国粮食增产113亿斤 总产创历史新高 起步虽晚但发展快 中国地下空间开发应更重视前瞻谋划 让社区矫正对象“出得去”“管得住” 王毅:而立之年的中国-东盟关系更加成熟自信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启动 北京以“交钥匙”方式投资建设“三校一院” 黑龙江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 综合消息:上海发现与变异病毒基因相似病例 内地中风险地区增至34个 中俄数字经济示范项目办3专场 创新特训营逾40人参加 光明日报新年献词:与你共赴一个新的春天 国家集采冠脉支架受益患者超过100万 中选品种均价降幅超90% 国务院扶贫办:2021年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统筹推动信息领域新基建健康发展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这一守,就是十一年!

2021-01-02 12:41:04来源:央视网

有些事情,做一次容易,难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重复做同一件事儿。守国门,就是这样一种工作。而在雪域高原守国门,更是难上加难。有一位叫刘凤杰的老兵,在艰苦的边关一守就是十一年。今天的我与国家一起前行,我们一起走进西藏的巴弄卓康哨所,去听听老兵刘凤杰的故事。

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6连连长 普琼次仁:同志们,今天我们组织对海拔5711米兰巴拉山口进行武装巡逻,尤其当下疫情防控、防偷渡任务加重,同志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遇有情况按方案执行,以下情况同志们清楚没有。

“清楚! ”

守住国门,更要守住国土。在西藏巴弄卓康哨所,海拔5502米,管控着着漫长的边境线。 巡逻的路,要翻越6座布满乱石的高山,空气含氧量还不到平原的三分之一,几乎一年都是冬天。此次采访的记者是个壮小伙,可没多久,体能就达到了极限。

连长:慢点慢点,氧气瓶氧气瓶,下面垫个包,快点!

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一位叫刘凤杰老兵,一守就是十一年,这里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坐标,他都了如指掌。

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6连上士 刘凤杰:他们(不法分子)认为这边山高,巡逻或者管控的力度会弱一些。许多违法犯罪分子就选择铤而走险,走我们兰巴拉山口。 第一次去巡逻我就掉冰窟窿里了,我明明看着一块冰是好的,结果我一踩上去它一下就垮了,步枪它横在我胸前刮了一下,然后水的话就只冒到这里,如果一直往下掉的话,我也不知道它有多深。那个水,哎呀,怎么说呢,反正就这辈子从来也没见过那么冷的水了,特别冷,特别刺骨。

这几年,边防装备不断升级,360度摄像头,24小时监控,像给战士们添了千里眼。但人迹罕至的地方,还需要他们自己去翻越。不过如今的翻山,也有了新型防寒装备。在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还能吃上口热乎饭。

刘凤杰:我吃的是梅菜扣肉饭。

记者:我看你旁边还放了一个,那是什么?

刘凤杰:这里又热了一个小火锅。

说到吃,虽然哨所偏远,但是道路通达了,后勤更有保障,官兵们的伙食鸡鸭鱼肉样样不缺。这两年哨所通了水电,每一个床位旁边还有一个吸氧的端口。

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6连上士 刘凤杰:我刚下来的时候,基本上照明都成困难,这几年设施改善了以后,用电比较方便,水也供到家里面了。每一个床位旁边都有一个吸氧的端口,你想吸的话24小时都可以吸氧。

生活条件的改善抵不过对家的思念,在祖国边陲,接通互联网,让家人能够隔屏相见。

刘凤杰:我早上出去有点事情,今天就不要找我了,等我回来给你发消息。

刘凤杰家人:好,你注意安全。给爸爸敬个礼,看爸爸,爸爸给你回礼了。

刘凤杰:我基本上不跟她讲单位的事情,因为讲了也怕她担心。

怕家人担心,是因为这条巡逻路实在凶险,老兵刘凤杰曾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高原给他留下了一身伤痕,上级多次为他调整到海拔低的岗位,但都被他拒绝了。

刘凤杰:这种机会有过几次,但是我还是不去,因为我热爱这里,我热爱边防,我热爱我的单位,我就感觉说这么多年,我已经完完全全把自己当做是这里的一份子了。如果可以的话,我就一直留在这里。我要守到我实在是守不动了,我再回去。

和巴弄卓康哨所的官兵们一样,在西藏近4000公里的边防线上,一批批边防官兵们坚守战位、一次又一次踏上艰辛巡逻路,用自己的方式守卫着祖国边境的安宁。

一直守到守不动,刘凤杰的话,朴素却感人。边防战士的苦,没有亲身体验,我们很难体会。我们的日常,对于他们,有时候就是奢望。

其实战士也都是普通人,谁不想与家人团聚,但边关总要有人守,艰苦的事儿总要有人做。边防战士可敬可佩、值得托付。即使眼前有再多的困难,知道有他们在,我们的心里都是踏实的。(总台央视记者 刘笑宇 张翼成 东兴 李安 陈奇 李磊 陈耿 王乾 卢亚鹏 张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