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3日
第七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90后”青年共同发声。
他们以各自的方式,传承着历史真相,
在世界各地传递和平之声。
聚沙成塔,滴水成河。
点点星光,照亮星河。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加入他们。
熊淑兰
“谁希望战争?和平年代就是幸福,一定要和平!”
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熊淑兰。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熊淑兰出生于1931年。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的1937年,
她当时已记事。
“日本兵进入南京城以后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
老人回忆,
当时她们家住在南京棉花堤80号,
家里有爸爸、妈妈、姐姐等共5人。
日本兵到南京城以后,
一家人跑反(为躲避日本兵逃离居住地),
坐小船到了江心洲(长江中的小岛),
见有人来就躲地洞。
为了不引人注意,家人给她剃了光头。
她的母亲怀孕5个多月,
为躲日本兵跌了一跤,流产了。
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熊淑兰。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由于过去生活条件很差,
她的母亲在流产后,
身体一直没有恢复好,
42岁就过世了,
当时熊淑兰才十四五岁。
多年来,熊淑兰坚持参加各种活动,
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传递和平之声。
石秀英
“要记住历史、珍惜当下、珍爱和平。”
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石秀英。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日军进城前,我们到难民区没找到房子,就在上海路附近的山上搭了芦席棚子。日军进城后的一天,父亲下山买小菜,顺道看望住在山下的姑妈。他一去就再没回来。一位姓马的亲戚告诉我们,他在水西门看见日军在刺杀中国人,其中一个像是我父亲。等日军走后,姓马的亲戚从躲的地方跑出来去看,看到果然是我父亲,他身上被刺了三刀,我父亲被日军杀害了。大哥被日军抓上卡车拉走后失踪……”
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的1937年,
石秀英11岁,
父亲被日军刺了三刀罹难,
大哥被抓上卡车拉走后杳无音讯。
回忆时,老人忍不住擦拭眼角。
石秀英老人说,那时,
她的妈妈给别人家倒马桶、洗衣服,
11岁的她给别人家送饭。
一拿到工钱,就买黑大饼吃。
母亲跟随她的舅舅去上海不久后就过世了。
家里的几个孩子四处做工,勉强度日。
直到19岁成家后,她的生活才稳定下来。
为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反人类罪行,
石秀英老人曾赴日本作证,
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作为南京大屠杀惨案的证人,
她和很多幸存者一起,
成了勇敢的历史真相讲述者。
孔佩雯
“和平就是当爆竹声响起时,所有人不再感到恐惧。”
图为孔佩雯。 申冉 摄“我觉得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青年,
有责任为这段历史的传播做些贡献。”
基于这样的初衷,
今年23岁的孔佩雯,
五年前就加入志愿服务队。
讲解工作是高度重复性的,
时间久了,
会出现队员讲解状态不好的情况。
不过,有一件事,
却让这种情况改变了。
温暖的夏奶奶成为志愿者工作中最美的一次遇见,也成为年轻孩子们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被采访者供图2017年4月,
志愿者小罗在讲解的过程中,
遇到一家人,听得特别认真。
讲解结束后,
其中的一位老奶奶走过来请队员帮忙,
能否寻找一下她爱人的脚印。
这时,
大家才知道这一家是幸存者老人的家属。
孔佩雯回忆,
在小罗和其他队员的帮忙下,
这位奶奶终于找到了老伴儿的脚印。
这家人参观之后就悄悄地走了,
走之前,老奶奶的女儿写下一段留言。
幸存者家属夏奶奶的家人留下的一张暖心留言条:感谢小罗的耐心、细致、体贴入微的讲解,关心和照顾。小罗一直陪伴着92岁的夏至英奶奶及子女来寻找老伴儿的脚印,并找到了哭墙上的大哥王华林的名字。谢谢小罗的一路陪伴。被采访者供图孔佩雯看到之后,
就把这张留言拍了放在志愿者服务群里,
当时一些闹着要离开的队员看了之后,
再也没提过离队。
而这张留言也成为志愿队的“传家宝”。
蒋树珍
“咱们国家平安了,我们的小家才有这份幸福。”
图为蒋树珍。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说起当年的逃难经历,
蒋树珍记忆犹新。
“日本兵举枪要打死外婆,
所幸枪口打歪了,
外婆没伤着要害。”
尽管家人逃过一劫,
但当时年仅8岁的蒋树珍,
却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屠戮同胞的一幕幕。
历经了战乱的岁月,
蒋树珍格外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路洪才
“唯有和平才能家国兴旺。”
图为路洪才。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在战争来临之前,
路洪才一家有十口人。
南京大屠杀时,
日本兵杀了六口人,
还不包括他母亲腹中的孩子。
“没有和平、安定的环境,
老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
老人不惧往昔的伤痛,
总是一遍遍把这段历史说给年轻人听。
马雯倩
“铭记,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记住家国安好的宝贵。”
马雯倩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做志愿讲解员。马雯倩供图马雯倩是个“90后”,地道南京人。
她的曾祖母是今年近百岁高龄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秀英。
1937年日军进城时,
马秀英已是十几岁的少年。
她的三哥马光泓被日军抓走,
再也没回来。
马秀英的腿也被日军刺伤,
留下了永远的伤疤。
大学时期的马雯倩,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担任志愿讲解员,
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的视角,
讲述那段悲怆的岁月。
过程中,她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这更让她体会到,
当代年轻人有能力肩负起传承历史、
传递和平的使命。
高如琴
“望天下和平,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
图为高如琴。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937年冬,高如琴还是幼童,
她的一家人遭到日本兵开枪扫射,
其中外婆中弹身亡,母亲身负重伤。
“日军进南京城以后,杀人放火,
强奸妇女,无恶不作。
对这段历史,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老人说:“我的儿子就是我的接班人。
以后我不在了,就由他来代替我,
把这段历史继续讲下去。”
谢桂英
“一定要珍惜和平。”
图为谢桂英。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九旬高龄的谢桂英,
说起南京大屠杀会哭,
说起这些年来,
与日本友人松冈环的情谊也会抹眼泪。
“1937年,母亲带着我们逃出了城。日本兵进城后,留在家里的父亲谢有华和叔叔谢有贵出去看,父亲被日本兵当场打死,叔叔逃到难民区躲了起来。父亲的死讯传到乡下,母亲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过了两个月,我们回到南京,一路从城外到城内,看到满街都是死尸,家里的房子被烧掉大半。”
“那年冬天,我带着弟弟去外面挖野菜,碰上了日本兵。日本兵把我弟弟摔在菜地上,然后拖着我的两只脚在菜地上转来转去。我的头碰到地上石头,流了好多血。日本兵看我不行了,才放了我们。家里那时候没有药,母亲用柴火灰按在我头上,现在还有个疤。弟弟却死了。”
这段死里逃生的经历,
一直深埋在谢桂英的心里,
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
日本退休小学老师松冈环找到了她。
从此,谢桂英终于可以在世人面前,
大声说出这段战争中的家族惨剧。
“我不仅要说给纪念馆的人听,
还要说给所有中国人听,
说给所有日本人听。”
范梓幸
“青年一代职责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被采访者供图。范梓幸是河海大学一名大四学生,
已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担任英语讲解志愿者3年,
接待过美国、德国、西班牙等,
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
2019年7月,范梓幸作为国际志愿者
远赴波兰南部,
在奥斯维辛-比克瑙国家博物馆,
实习交流3周。
被采访者供图。奥斯维辛-比克瑙,
曾是纳粹德国最大的集中营,
现于集中营遗址上,
设有博物馆、教育中心。
“后来在讲座中,
很多波兰友人产生了深刻共情。
有人表现出愤怒,有人默默流泪。”
范梓幸回忆。
她认为,历史已经发生。
青年一代职责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还有许多人像他们一样,
以各自的方式,
传承着历史真相,
成为传承和平之声的星火之光。
向他们致敬!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
作者:申冉 朱晓颖 泱波 唐娟 徐珊珊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