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郑州11月18日电 (记者 刘鹏)河南产业扶贫造血功能显现。18日的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发布会上,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史秉锐表示,该省已建设20005个扶贫电站,作为光伏扶贫电站规模容量全国第一位,这些扶贫电站可使一万多个村集体有了持续20年的稳定收益。
“产业扶贫已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史秉锐当日介绍,根据建档立卡数据统计,河南已有469万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帮扶,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脱贫。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8年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2019年达到13252元。
据悉,为了确保贫困群众短期能脱贫、中期能致富、长期可持续,近年来,河南重点扶持了多项特色产业。
在小型加工业方面,河南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把厂房建在田间地头,实现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全省建设扶贫车间3820个,带动贫困群众再就业5万人。
乡村旅游业方面,河南重点打造百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千家旅游扶贫示范户、带动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全省旅游产业带贫人数达32万余人。
电商产业方面,河南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重点,以“助农增收”为目标,持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和脱贫致富能力。2020年,全省通过电商促进农村产品上行490亿元,其中农产品上行258亿元。
史秉锐说,根据国家光伏扶贫有关政策,河南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条件充足优势,大力推进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全省建设扶贫电站20005个,总规模容量267.6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规模容量全国第一位、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容量全国第一位、参照执行项目规模容量全国第一位,年收益约25亿元,一万多个村集体有了持续20年的稳定收益。
当日的发布会上,来自河南省卫辉市太公镇田窑村的李现万是产业扶贫受益的群众代表。早前,他因病致贫,后来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而且还带领群众一起奔小康。在2018年当选村主任后,他推动村里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和养殖合作社,带动贫困劳动力就有30多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到3万元;新建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带动周边两个村100户贫困户共同发展。
在李现万看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他表示要和村民们一道努力,争取家乡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据介绍,自脱贫攻坚以来,河南省持续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以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通过发展扶贫产业,不少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全省9536个贫困村均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5-10万元的4814个,10-50万元的4501个,50万元以上的157个。(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