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雄城际铁路是连接雄安新区和北京的快速通道,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结构。图为11月9日,河北雄安新区,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站房项目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计划年内通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13日,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投资合作协议,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正式落户成都。“希望通过本次签约,在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核心的基础信息产业方面发力‘新基建’,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0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将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良好基础。进入四季度,多地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各地以投资项目为抓手,抢抓施工黄金期,密集推进和扩容重点投资项目,同时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启动明年重点项目储备。纪检监察机关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做实监督,紧盯重大投资项目廉政风险点,推进各项决策部署落地。
重大项目落地冲刺态势强劲
近日,随着铺轨机吊装着第一排25米轨排缓缓铺设到隧道入口,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重点控制性工程——达嘎拉隧道开始铺轨施工。总投资达3198亿元的川藏铁路雅林段正式开工。
“有重大项目投资带动,经济很快有起色。”一位地方发改系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了解,为确保今年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今年三季度以来,各地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潮,山东、河南、江西、江苏等地纷纷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涉及总投资金额达数千亿元。
记者注意到,9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大5G建设投资,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各地集中上马了一批重大项目,四季度重大项目落地冲刺的态势越发强劲。
10月12日,江西省2020年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正式出炉,总投资17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8亿元。10月9日,四川省成都市召开的项目招引攻坚行动总结交流会透露,6月底以来,共有497个重大项目签约注册,投资额8671亿元,同比增长57.7%……
“10月份,各地迎来重大投资项目的密集开工,这在意料之中。”一名长期关注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金融从业者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这些都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支撑。
将稳投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11月13日上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项目(第四批)集中开工活动中,海口市重点项目的工地现场一片繁忙。当地1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1.47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2个、社会投资项目7个,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投资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手段。各地将稳投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针对资金瓶颈等问题,通过用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吸引民资等方式多渠道加以解决。
在重大项目投资落实的过程中,充足的资金供给至关重要。对此,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拨付使用,以及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等方式保障资金供给。
7月初,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坚持各类投资主体一视同仁,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设置限制性门槛。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将进一步完善民间投资的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面向市场投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应对疫情、公共卫生、仓储物流、应急储备等短板领域的建设。”
各地也加大吸引民间投资力度,发挥政府投资牵引作用,实现多元化投资主体协同共进。在湖南省四季度集中开工项目中,社会投资占比达到82%。河南省出台措施,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两新一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河北等地出台支持政策,推动放宽投资准入、降低投资成本等政策落到实处。
发挥好投资补短板增动能关键作用
“各地密集加快推进重大投资项目,旨在通过发挥稳投资作用,充实短板领域、培育新的增长动能。”一名业内研究人员指出,这些项目预计将为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奠定基础,也为明年积蓄发展动能,保持投资增长后劲。
进入四季度,一些地方对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了扩容。日前,浙江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调整名单正式印发,共增补147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5496亿元,包括水利、交通、邮电、能源、社会发展等项目,突出稳投资、补短板、增动能。
在重大项目投资接连提速扩容,为当前经济运行延续向好态势筑牢基础的同时,多地也积极谋划储备明年重点项目,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支撑。山东省出台“新基建”三年行动方案,围绕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谋划储备重点项目。湖北省武汉市正在谋划重大项目投资“十四五”规划,进一步以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立足长远,提早谋划,优化调整相应的项目储备和资源分布。”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建议,各地要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储备特色项目,同时建立能够更好提升投资效率、降低风险的机制。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投资司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推进“两新一重”和短板领域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投资关键作用。重点加快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加快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推动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规划建设,加强枢纽机场和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在重点区域、重要节点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卫生等应急物资储备库,补齐疫情和洪涝灾害暴露出的短板弱项。
紧盯廉政风险点强化日常监督
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权作为国家发改委的重要权力事项,贿随权集是该系统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主要廉政风险之一。
“从投资项目审批各环节廉政风险情况看,除了承担项目审批的司局,地方相关部门、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和专家都可能成为被‘围猎’对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投资项目审批一方面涉及主体多,另一方面办理流程长,“从发布投资方向和项目要求、企业提交申请材料、咨询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到承办司局提出审批意见和资金安排考虑、委主任办公会审议等,各流程中又有多项具体环节,为监督工作带来挑战。”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检查,紧盯重大投资项目中的廉政风险点,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确保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日前,国际知名企业爱夫迪投资近50亿元的全球总部项目在上海市嘉定区开工建设。“十四五”期间,该区将着力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围绕政策落实不通畅、落实针对性不强、不作为乱作为等易发问题,嘉定区纪委监委紧盯重点投资工程落地建设过程中证照审批、服务效率等关键点开展专项监督。
河南省郑州市纪委监委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核心板块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相关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针对储备、遴选、代建和督查考核评价等环节容易产生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规避招标等风险点跟进监督,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进行专项处置。
工程联系单是项目控制造价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其变更审核管理是项目过程管理的重要一环,尤其是一些投入大、时间紧、造价高的重大投资项目,项目变更涉及的工程量多、金额大,极易产生廉政风险。浙江省杭州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会同运河集团纪委,紧盯项目变更管理这一高风险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并推动修订完善一系列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推动建章立制助力项目健康高效实施
为推动项目加快进度,确保早日发挥预期效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时跟进监督,持续跟踪推动问题整改。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监察组跟踪重大工程项目计划分解、资金支付、开工进度等情况,针对发现的部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未及时调度,投资专项未完全分解,投资项目未按时开工,以及部分项目超期未完工、资金支付率低等问题,约谈有关司局,督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制度建设,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将审批权力运行全过程置于有效监督之下。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推动驻在部门开展权力运行规律和廉政风险防控研究,围绕防范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推动驻在部门修订招标投标法,重点围绕投资项目审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招投标制度建设和监管等开展对标自查,完善制度。浙江省慈溪市纪委监委深化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巡视巡察监督的贯通融合,建立与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问题线索快速移送机制,重点与审计部门进行“纪审协作”,抓住编制年度审计计划前、进驻被审计单位前和制订监督检查计划“三个节点”,建立相互征询机制,掌握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及有关廉政风险情况。
通过持续开展“一案一宣讲”、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等工作,各地纪委监委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从源头上防微杜渐。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纪委监委选取区发展和改革局原党组成员、区大项目服务办公室原主任刘贤博,岚山经济开发区原经济发展局局长张守庆等在大型项目建设服务中以权谋私的典型案例,拍摄成警示教育片《公仆的蜕变》,组织全区党员干部观看,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
“重大投资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要围绕找难点、治痛点、疏堵点,推动有关部门认真履职,助力重大投资项目安全、健康、高效推进。”驻国家发改委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 杨文佳)
【编辑:郭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