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11月15日电题:(中国减贫故事)中国乡村标语里的“乡愁与新生”
中新社记者冯志军
从尘土飞扬、斑驳凋敝的土房土墙,到花园遍布、家电尽有的青瓦砖房,“写”在乡村房前屋后的标语,数十年来见证了中国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其承载着几代人生活变迁的“乡愁”,亦憧憬着数十载乡村发展的“新生”。
既有披荆斩棘的“战贫”,也有生儿育女的“喜忧”,还有保护环境的“共鸣”……20多年来,现任甘肃陇南市礼县罗坝镇党委书记的宫勤学参与了五六个乡镇的农村标语策划与制作,他目睹了标语数十载变迁点滴,对每一个时期的标语内容都如数家珍。
宫勤学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说,标语在农村长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那时绝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很低,加之广播电视很难在山区大范围覆盖,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教育医疗,乃至普法教育等多是通过标语获知。
与中国很多贫困村落一样,地处礼县罗坝镇海拔近2000米深山林区的吊草村,曾长期“与世隔绝”。在“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里,“墙上的标语”是当地村民与外界连通、获取资讯的唯一途径,并根据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如同“连续剧”般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
“相比过去填鸭式的‘教导’,现在农村标语多是各地根据自身特点自编自创,并尽可能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表述和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民众更易接受。”宫勤学分析说,标语在内容上也越来越丰富,更接地气,囊括了旧房屋改造、产业发展、邻里和谐、婚丧嫁娶等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与吊草村青瓦蓝墙的崭新房屋一起更新换代的标语不同,一些村落黯淡褪色的“标语墙”反而成为乡村旅游的“香饽饽”。在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南部深山中,两个紧邻悬崖陡壁的村落近年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因保留了很多原始景色和传统建筑,被改造为融合藏羌元素与现代时尚的田园综合体。
“长期藏于深闺或是贫困的根源之一,却也是外人眼中的世外桃源。”该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人张军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村子里的老建筑短则数十年,长则上百年,在对内部进行翻新装修的同时,原样保留了建筑外部的斑驳标语,尚未正式营业已是游人不绝。
“一抔土,一片花,有如初见;一院子,一辈子,与君乐享。”在四川巴中市4A级的乡村旅游风景区万寿村,这句文艺范儿十足的宣传标语,盘活了全村的土坯房,成为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打卡地”。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龚晓洁认为,由于具有短小精炼、易记易识、朗朗上口的特点,农村标语是农民学习和了解国家各项政策方针的重要途径和直接“教材”。作为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途径,标语的嬗变折射出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未来需构建从“管理”到“善治”的农村社会治理新路径。(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