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题:960多万人已迁出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做到“稳得住、能致富”?
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
记者5日从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同步新建了约3.5万个安置社区,“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则是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如今,在960多万贫困人口已“搬出”后,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如何才能“稳得住”“能致富”?这场以“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也给出了答案。
“稳得住”:完善社区建设加强社区治理
对于有着浓厚故土情结的中国人来说,搬迁并非易事。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只有“稳得住”才能让搬迁民众“留得下”。中国民政部副部长王爱文指出,“稳得住”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民众能融入新社区并能住得习惯,所以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就成为这项工作的关键。
王爱文介绍称,在规划和建设集中安置社区时,满足搬迁民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就被放在重要位置。在硬件设施方面,路、水、电、邮、气、暖等基本公共设施和搬迁同步解决,有的甚至提前建设完成。在软件方面的服务,包括医疗、教育、养老服务、社区服务中心等也在同步建设之中。此外,还有一些商业服务,如信息化服务、快递站、银行网点、超市等,部分搬迁社区都已建立,后续还会进一步完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负责人周韬称,做好集中安置社区物业管理工作,也是让搬迁民众“稳得住”的一个重要保障。他强调,集中安置社区的物业管理需加强“规范物业管理模式和内容”“提升安置社区综合治理水平”“加强物业服务市场监管”“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等方面的工作。
与一般社区治理相比,人口来源复杂、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等差异较大的安置社区治理面临更大挑战。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称,针对这一“特殊性”,民政部及相关部门致力构建新型人际互动支持网络,促进搬迁民众互动交流和情感交往。在少数民族较多的安置社区,还要推动交流融合的社区环境。
同时,依法预防和化解安置社区各种矛盾纠纷,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搬迁民众强化法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共同体意识,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生活方法。
针对一些建在乡村的集中安置社区,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负责人毛德智就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如何指导各地做好安置区的乡村治理工作进行了解答。
“能致富”:开展专项行动广开就业门路
解决搬迁民众的创业就业问题,提升其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是“稳得住”的一个重要前提。
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负责人孙广宣称,加大搬迁民众的产业和就业帮扶还关系其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门都在大力开展相关工作。比如人社部牵头组织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的专项行动,以800人以上的大中型安置区为重点,依据安置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并对万人以上的特大型集中安置区制定“一区一策”的帮扶方案;农业农村部引导农产品加工产能向安置区周边集聚,将有条件的安置区纳入产业园区的一些体系,推动搬迁户与带贫主体建立稳固的关系。
毛德智介绍称,这些年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和相关部门一起,大力发展乡村产业,通过产业来带动致富。比如在很多地区引导当地结合实际情况,发展蔬菜种植、水果种植、畜禽养殖,在一些藏族民众安置区发展农牧业等等。同时,还大力推动乡村产业融合,提升乡村产业的发展水平,促使搬迁民众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王爱文补充说,很多搬迁安置点都附带建设了扶贫车间,拓宽了搬迁民众的就业渠道,目前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后续扶持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为推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民众稳得住、能脱贫、逐步能致富,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孙广宣介绍称,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联合10个部门印发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力度的。今年2月,又联合12个部门出台《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重点从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加强社区管理、保障搬迁民众合法权益、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加强统筹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六个方面,明确了25条具体措施,进一步细化实化了国家层面的后续扶持政策。
与此同时,人社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也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加大支持力度,陆续出台了后续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治理、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等专项政策,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还将统筹社会事业、城镇建设等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支持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完善,并指导和支持有关方面继续做好社区服务、就业促进、产业培育等后续扶持工作,持续巩固易地扶贫搬迁的脱贫成果,确保搬迁民众与所在地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王爱文表示,在目前所有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服务设施基本齐全,“就业门路是有的,民众生活是好的”。他说:“我相信,以后这些搬出来的民众会住得更好、更舒适,并逐步能致富。”(完) 【编辑:张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