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银川10月21日电(于晶)10月21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宁夏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
据了解,宁夏地处我国北方防沙带、丝绸之路生态防护带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修复带“三带”交汇点,干旱少雨,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由于水土流失面积大、侵蚀强度高,极易加剧干旱、洪涝、沙尘、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成为制约宁夏生态环境修复、经济社会发展、人民脱贫奔小康的重大因素。
多年来,宁夏坚持治水与治山、治田、治沙相结合,大力开展以南部黄土丘陵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预计到2020年末,“十三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70平方公里,实施重点预防保护面积5200平方公里。
在做好“减法”的同时,宁夏因地制宜推进山水田林草、库坝井窖池综合治理,建成淤地坝1102座,总库容4.24亿立方米,发展高标准旱作“三田”500多万亩,昔日的“三跑田”升级为“三保田”,夯实了农业强、农民富的坚实基础、农村脱贫致富生态基础。
据2019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宁夏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6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59万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由20世纪80年代的1亿吨减少到2000多万吨,重点治理区初步实现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生态环境极大改善。一个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的和谐美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此外,根据宁夏自然特点和生态实际,宁夏以“一河三山”(黄河、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为重点,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目前,恢复湖泊湿地50余万亩,湿地保护面积达310万亩。贺兰山、六盘山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宁夏400多种野生动物和近千种野生植物得到全面保护与有效恢复,西部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不断显现。(完) 【编辑:周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