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技术助玉米亩产创新高 国庆假期第二天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08亿人次 登山远足遇到危险如何应对?这些急救措施要牢记 画说最美高铁!30秒水墨画看大美中国 秒懂国务院 | 能拿补贴、少缴税费……支持来了,灵活就业不妨考虑下 “在世界上最难说中国好话的地方,我仍然说了” 今日谈:奋斗是爱国最好的姿态 迟到的华人运通 | 唐言柳语 打开手机逛艺博会,艺术品也可以线上轻松购 特朗普接受再生元单抗鸡尾酒疗法后,又用上了瑞德西韦 高口碑影片驱动高票房,国庆档群雄逐鹿谁是赢家 疫情叠加石油出口急剧下降,中东企业如何求生存? 药品集采“A股效应”边际递减:三年三轮砸实医药板块“黄金坑”? “迟来的春节”,永远的家国 探亲+旅游 国庆假期第二天全国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迟来的春节”,让家国更紧密 叮!你有一份迟到的春节请签收 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记中国第19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 被照顾?不可能!党员干部酒驾必然受到严肃处理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重构中国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 微信上线青少年模式!管用吗? 9月汽车出行融资汇总:共计27家,威马完成新势力史上最高单轮融资 英特尔要给美军生产半导体了? 创年初以来新高!9月中国电商物流运行指数发布 融资约30亿美元!爱彼迎计划11月提交IPO申请 医生披露特朗普服用新冠抗体鸡尾酒,白宫否认总统权力交接 特朗普确诊新冠症状轻微,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美股巨震后反弹 佩洛西:特朗普确诊或改变纾困计划谈判,美股收低纳指跌超2% 美股反弹“蜜月期”已过?震荡或成四季度基调 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再创新高,产量同比大增76% 欧亚十字路口的火药桶再次引爆,或殃及国际油气市场? 全美酒店入住率仅为48.5%!后疫情时代住客更关心什么 特朗普确诊新冠肺炎,金融市场添变数!对A股影响几何?丨火线解读 忧惧“硬脱欧”,国际金融机构加速迁出伦敦 上汽大通MAXUS 9月热销 同比大涨25.56% 【大国小鲜@基层之治】苏州:窄窄小巷涌动基层治理“和动力” 两部门提醒中国公民警惕赴缅北地区的招工信息 多国人士祝贺新中国成立71周年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务卿蓬佩奥涉华错误言论答记者问 巴基斯坦政要发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 对公职人员不再“超生即开除”渐成趋势 已有多地改规定 中秋碰上国庆 民航业能否借此迎来新转机? 浙江一私立教育公司莲外教育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深度剖析中国四大类型汽服连锁,未来谁主沉浮? 国外罕见提前公布新冠疫苗试验方案 央行调查显示:25.1%的居民对下季房价预期上涨 预计总量150亿美元!浙江2020年借数字经济推动大量订单落地 做好网络安全,汽车更便宜还是更贵了? 云之家宋凯:企业数字化协同,终究要结合业务场景进行创新 普通人也中招!坐过飞机的你,快查下手机里这样东西少没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绿色技术助玉米亩产创新高

2020-10-03 18:42:08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9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对新疆奇台县玉米密植高产示范田开展实收测产。 明 博摄(中经视觉)

日前,在新疆奇台县的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实收测产暨现场观摩会上,由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的玉米密植高产示范田开展了实收测产。

结果显示,示范田玉米最高亩产达到1663.25公斤,打破现有1517.11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这是该团队第7次刷新我国玉米高产纪录。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范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科学院院长刘景德等相关专家以及当地技术人员等参加了现场测产活动。

据悉,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总场的玉米高产核心示范区面积共200亩,参试品种共78个,由该团队连续12年在此开展玉米产量潜力突破研究和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此次测产实收面积合计30亩,结果显示,示范田内包括MC670、中单111、中单8812在内的11个品种单产超过每亩1500公斤,高产主要由于亩穗数和单穗粒重均有所提高,其中最高产田每亩穗数达到8600穗,每穗单穗粒重达192克。专家一致认为,目前该项技术经过长期研究已趋于成熟,可稳定实现亩产1500公斤水平。

据团队首席研究员李少昆介绍,研究团队自2004年起,在全国多个生态区组织实施玉米高产潜力探索,明确了“密植增穗增产,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和高效分配”为核心的产量突破途径,选择耐密、抗倒品种,以高密度种植提高收获穗数。

团队构建了玉米高产突破的理想株型与密植高质量群体调控栽培理论,并通过解析玉米产量与密度、灌溉量、氮肥用量的耦合关系及群体动态指标与水分蒸散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不同密度、灌溉量、施氮量的群体LAI动态模型和诊断模型。通过融合密植高产农艺措施与滴灌水肥一体化工程措施的精准运筹管理,实现了高产突破与节水节肥绿色生产的协同,使水分生产率大大提升。据悉,该项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藏粮于技”重大任务等多个项目支持,是实施“藏粮于技”以来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