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9月29日电 题:敬畏·敬仰——看四川剑阁如何保护千年古柏
崔可欣、许春红
“长廊郁翠柏,斜阳照五津。景阳仍风雨,苍茫古栈云。”这是1000多年前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的蜀道胜景。诗中的“长廊”,指的是由近8000株苍翠古柏树所环绕的剑门蜀道,世人又称其“翠云廊”。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的“剑门关-翠云廊风景区”是国家5A级风景区,这里的“皇柏大道”汇聚了“剑阁柏”等众多珍贵古柏。这些平均树龄有1000年的古柏树,为何能历经风雨挺立至今?
历朝重视:成就千载“翠柏天”
行走在古柏林中,脚下是古老的青石板路,两旁翠柏高耸入云,夹道成廊,行走其间,心情怡然。
蜀道古柏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北宋年间,历经后朝数次补植。遮天蔽日的古柏庇护下的金牛道,在古代连接着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秦川道,翠柏天,商旅兵家密如烟”是其繁盛时的写照。
“古蜀道上的‘皇柏’历代都设有专人管理,”剑阁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绍强介绍,蜀道植树目前可考时间为北宋天圣3年,主要目的是为修缮剑门至凤州(今陕西凤县)一线古蜀道栈阁提供用材。及至明、清、民国时期,历朝官府对古柏及驿道保护都作为重要日常工作来抓。
科学管护:“私人订制”式保护
200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翠云廊古柏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2012年后,保护区管理局挂牌成立,保护工作有序开展。
“我们对全县古柏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每株古柏的GPS位置、树高、胸径、树龄、生长状况等,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实行身份化识别管理。”翠云廊古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唐天勇介绍,不仅要减少森林病虫害对古柏的危害,还按照“一树一策”的原则制定专门的保护和复壮救护措施,每棵古树都得到“私人订制”式保护。
2018年,保护区设立了护林员岗位。家住剑阁县剑门关镇天桥村的王世银今年58岁,他告诉记者,自己主要巡护从汉阳镇邮电所到天桥村的330棵古柏树。
近年,剑阁县还开展“我为蜀道植柏树”活动,促进蜀道古柏世代相传。
敬畏·敬仰:保护为“首要任务”
多年来,剑阁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思路,把蜀道古柏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翠云廊犹如生态文明的绿色长城,要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同时发展好生态旅游,让更多人对古蜀道的历史文化更加了解、更加敬仰。”剑阁县委书记张世忠对记者说。
今年1月1日起,《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四川省首次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确立对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和路径。剑阁县的7803棵古柏树被纳入其中。
一圈一圈的古柏年轮刻录着千年风雨沧桑,蓄积着生生不息的神奇力量。翠云廊古柏林写照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也见证了一代代剑阁人对生态自然的敬仰、为保护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付出的努力。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