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题:三年专项斗争收官在即,中国谋划扫黑除恶全新布局
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次推进会25日在北京举行。外界注意到,本次会议的任务,包括总结第二次推进会以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的成效,以及对深化“六清”行动和谋划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六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在中国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即将收官之际,会议至少向外界传递两重信号:其一,收官之战,强调全力冲刺,以全面胜利向人民交出“成绩单”;其二,三年行动收官,并非这场战役将落下帷幕,而欲布局未来——将进行常态化环境下的“扫”与“除”,令平安中国建设提质升级。
行动“元年”,官方立下“军令状”
2018年1月,中国开启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彼时,官方发出的《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指出,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自中央吹响扫黑除恶集结号两年多来,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累计打掉涉黑组织3347个、涉恶犯罪集团10564个,专项斗争5824名目标逃犯到案5512人,4.09万名犯罪嫌疑人慑于强大攻势而投案自首……
特别是颇受外界关注的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黑龙江“四大家族”案、山西“小四毛”等大要案使为患多年的黑恶势力团伙被连根拔起,一批危害一方的罪犯被绳之以法。
“这两年半打掉的涉黑组织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全国扫黑办提供了目前最新的统计数据。
而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另一面,则是带动3万余起多年想破而未能侦破的积案沉冤昭雪。
国家统计局今年上半年对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民意调查显示,95.1%的民众对专项斗争成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比2018年同期提高15.1%。
收官之战,扫黑除恶指向“六清”
“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当前斗争阶段性特点和面临的瓶颈短板,以更强的工作责任感、紧迫感推进专项斗争。”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次推进会这样强调。
其中,坚决彻底推进“六清”行动,则是当前工作重中之重。
对于“六清”,官方解释为:“案件清结”“线索清仓”“逃犯清零”“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严把“质量关”“进度表”,推动各地做到决心不变、力度不减、责任不松,力争每条线索、每起存量案件和每个突出问题都清彻底、清干净,在年底拿出六张“清单”。
事实上,收官之战并非只盲目地强调数字“指标”,而要做到“是黑恶的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的一个不凑数”。
会议对此特别强调,越到收官阶段,越要把握好法律政策的标准,依法推进案件办理,严防“凑数”“突击”等现象的发生。
布局未来,顺应民心
两年多前,当中国开启这场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时,坊间曾有过“是否是‘一锤子买卖’,三年之后怎么办”的担忧。
如今,透过本次会议,外界可以看到官方的决心——深入谋划“六建”工作,顺应扫黑除恶常态化的民心。
会议提出,同黑恶势力的斗争是一项长期工作。要谋划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持续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巩固和深化专项斗争成果,推动平安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外界注意到,官方强调“六建”工作,包括建立健全源头治理的防范整治机制、建立健全智能公开的举报奖励机制、建立健全打早打小的依法惩处机制、建立健全精准有效的督导督办机制、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持续推进的组织领导机制。
特别是如何做好“源头治理防范”以及“打早打小的依法惩处”,着墨颇深。
比如,要坚持把源头治理作为扫黑除恶的治本之策,对行业领域和农村地区持续强力整治,让黑恶势力无处生根。
比如,要坚持依法对黑恶犯罪穷追猛打,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露头就打,决不让黑恶势力死灰复燃、由小转大。
有分析指出,当中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步入“最后一公里”时,及时布局“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将“扫”“除”的“指挥棒”调试更为精准,更具持续性,并以“机制”方式固定,一方面将对黑恶犯罪形成震慑,另一方面则为顺应民心民意。而从国际视角看,中国通过一次“国家行动”及三年积累的经验,亦可为世界其他国家“扫黑除恶”提供参考样本。(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