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43岁的索成习惯骑在马背上的游牧生活。但现在,他更喜欢骑着摩托车,履行“生态管护员”的职责。
与他一起工作的还有153名青海省玛多县斗江村的村民,他们分成12个小组,在三江源腹地巡逻,制止管护区域内乱砍滥伐、滥捕乱猎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并对草原、湿地、林地、河流、湖泊等进行日常巡视,捡拾沿途垃圾。
“刚开始,每天都有几大袋垃圾,现在方圆几十公里都看不到。”索成自豪地说。玛多县的湖泊总数从1800个恢复到5849个,这凸显了索成及伙伴的工作价值。
筑牢生态之基
玛多县因生态破坏吞食过种种苦果。
上世纪80年代,玛多发现了黄金矿,上万名淘金者蜂拥而至、乱开乱挖,致使玛多县70%的草地退化,降水量也骤然减少。到2004年,这个“千湖之县”内,面积大于0.06平方公里的湖泊只剩200多个。
水少了、草少了,牧民的生活也越来越难。索成告诉记者,自己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眼见雨下得少了,花也不开了,一到冬天,牛羊就吃不上草,牧民还时常因黄河断流陷入没水没电的困境。出于无奈,2012年,索成带着妻子、女儿离开了牧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将生态保护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玛多县也开始全面实施沙化治理、禁牧封育、退牧还草、移民搬迁等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并在2016年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
对草原有特殊情感的索成第一时间报名,负责斗江村周边200多公里的生态管护工作。
巡逻一趟往往需要5-7天,要带上吃的、穿的和帐篷,有的地方摩托车过不去,他们还要找附近的牧民借牛、借马,偶尔还会遇到野兽,但索成从没有一次叫苦叫累。
“环境好了,我们也是受益者。”这名淳朴的藏乡汉子笑着说。现在,他每个月有1800元工资,平常休息时,还兼职做导游。此前,托管给亲人的牛羊也入股合作社,他不仅能获得定期分红,还不怕牛羊饿死、冻死。最重要的是,他的两个女儿可以再次看到星罗棋布、波光粼粼的千湖奇观,也不会再为今后的生计发愁。
找准致富方向
要走稳绿色小康路,不仅要通过管护、杜绝破坏环境的行为,还需要当地群众自发形成环境保护意识。阿尼玛卿雪山下的玛沁县雪山乡作出了示范。
过去,雪山乡是一个纯牧业乡,放牧牛羊和采挖虫草是村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前些年,作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山成为旅游热点,村民开饭店、农家乐,收入骤增。但随着游客蜂拥而至,雪山乡的自然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河流不再清澈、垃圾也随处可见。
“这片土地应该是美丽无瑕的。”生于斯长于斯的关却卓玛坐不住了。2011年,她和村里的7个姐妹成立了一个牧女环保小组,一起上山捡拾垃圾。她们还将每月的15日和30日定为“牧女小组环保日”,在这一天,她们发动亲友一起向村民和游客宣传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
目前,牧女环保小组已发展到37名成员。在她们的宣传下,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显著减少。
2018年,为维护和恢复三江源区域天然生态环境,青海省旅行景区质量等级鉴定委员会撤销了阿尼玛卿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资质。
为了让雪山乡的群众继续奔小康,当地政府调整产业,建起果洛州唯一一家雪糕厂。“生产牦牛奶雪糕和牦牛奶冰激凌所需的原料,从牧民手中收购,公司员工也优先从贫困户中招聘,此外,公司还会在年底分红。”雪山乡党委书记刘成财介绍。
关却卓玛带领姐妹们成立了玛沁县雪山叶桑畜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出产牛羊肉、酥油、冬虫夏草、野生蘑菇、雪莲花等土特产和各种民族手工艺产品。
迈进小康生活
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庭院、一栋栋别致的小木屋、一个个敞亮的农家院……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和边麻沟村由原本的落后村变成旅游度假村。来往“边麻沟花海”景区的车辆络绎不绝,游客们在花海里拍照,孩子们荡秋千、坐小火车,玩得不亦乐乎。
朔北藏族乡党委书记黄玉珍介绍,海拔2800多米的东至沟村和边麻沟村,是以汉、藏、蒙古等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因偏远、高寒,饱受霜冻、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困扰,村民基本靠天吃饭,收入较低,曾是典型的贫困村。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来青海旅游的人数逐年攀升。2017年,东至沟村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建成“十八铺”旅游商品集散区和21栋乡村旅游休闲木屋,全面启动乡村旅游项目。
环境好了,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中尝到甜头。38岁的赵文科告诉记者,由于父母身患疾病,孩子需要抚养,之前他们一家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靠种地每年收入只有5000多元,为贴补家用,他时常外出打零工,在工地搬砖一天能挣100多元,但收入很不稳定,“连老人的医药费都不够付”。
2018年,看着村里的旅游业蒸蒸日上,赵文科便鼓励妻子王国琴参加了短期技能培训班,学习了烹饪技术,夫妻俩合伙办起了“国琴农家院”。旅游旺季,他们一天能接待100多人,收入达到了7000多元。
“真是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赵文科说,以前儿子想吃肉,他只能买得起手掌大的一块肉,衣服只有几件,“现在打开冰柜都是肉,打开衣柜都是新衣服”。
吃上“旅游饭”,赵文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带劲,除了开办农家院,他还参与产业扶贫,成立了大通屯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30余亩当归,从“自己奔小康”变成了“大家奔小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见习记者 石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