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9月9日电 (记者 陈静)围桌合餐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但筷来箸往,使得病原微生物借此传播,或引起交叉污染。使用公筷公勺是引领“舌尖上的健康”,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的最好办法。
记者9日获悉,上海市地方标准《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规范》(简称:“标准”)本月正式实施,餐饮门店使用公筷公勺、实施分餐制将被导入上海创建绿色餐厅指标体系。
上海市卫健委方面9日对记者表示,该标准为餐饮服务单位在公筷公勺服务方面提供技术指南,帮助民众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就餐者对剩食打包的意愿,减少浪费。
2月23日,上海率先向民众发出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16个区的2.5万余家餐厅均表示要推广使用公筷公勺;抽样调查表明92%的民众赞成使用公筷公勺。在倡议书发出后,上海市卫健委迅速启动制定地方标准《餐饮服务单位公筷公勺服务规范》。
根据“标准”,公筷公勺要与个人自用餐具显著区分;餐饮服务单位将公筷公勺纳入各个环节管理之中,按照已有规范进行清洁消毒。“标准”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在上菜、摆放、打包等方面使用公筷公勺,同时建议餐饮服务单位制定相应服务流程,并将之纳入日常培训等。
当日,在上海南京东路商业街的一家知名老字号餐馆,记者了解到,该餐馆创新定制了公叉勺方案,相关公用餐具兼具叉和勺功能,很受食客欢迎。走进用餐区,记者看到,每个餐桌上都放置了公筷公叉勺。服务人员在上菜时,会主动提醒顾客使用公筷公叉勺。
上海市卫健委方面指出,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强化餐饮行业服务规范,提升服务品质和水平;有利于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提高城市健康水平。据了解,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将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推广公筷公勺使用,并联合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在提升餐饮服务单位对提供公筷公勺服务认同的同时,引导民众改变就餐习惯,提高其对使用公筷公勺的认识。
上海市健康促进办副主任、上海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健康上海行动推进中,日常生活认真落实个人防护尤为重要。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吴立明介绍,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各类餐饮服务单位,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家庭用餐或聚餐可参照执行。 【编辑: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