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9月8日电 (方堃 胡琳芸 陈琼)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倒逼数字经济“加速度”发展,科技防疫成为战“疫”亮点。医疗健康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紧张的医疗资源开辟了一个导流新渠道。不仅为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看病烦”等问题。
作为中国最早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之一,浙江省宁波市在让看病“更聪明”上的试点和探索一直颇受瞩目。2011年启动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2014年率先推出“云医院”平台、2018年率先启动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建设、2019年诞生首家物联网医院……一部就能手机“掌管健康”,当前,宁波已建成公众云、公卫云、医疗云和管理云四朵健康云,智慧健康建设体系初具规模,在推动宁波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全国破解医改难题提供了颇具智慧的样板。
宁波打造智慧医疗“样板间”。 林波 摄以人为本 优质医疗触“云”可及
医疗资源稀缺、病人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分层诊疗体系又尚未建立……一直以来,“看病难”问题就像治不好的顽疾,存在于中国医疗系统。
什么时候能让病人坐在家里看病?
2014年,宁波在全国率先推出“云医院”平台,由宁波市实体医疗机构入驻平台,开设常见病、慢性病的专科“云诊室”,为居民提供图文问诊、视频问诊、在线处方开具、在线支付、送药上门等服务内容。
登录“健康宁波”微信公众号,点击“云医院”板块,搜索相应的医院、科室,填写病情,选择远程问诊或者在线复诊……对家住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高血压患者张银兰而言,去医院看病再也不是一件需要“起早摸黑”的事情了,经过几年的适应,68岁的她已经习惯于“云医生”诊疗开方,配送平台接收订单送达药物。
不用出门、无需排队、打开手机随时都能就医问诊。“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了患者的健康管理、咨询、指导以及门诊、住院、检查、体检的预约服务,让足不出户看医生逐渐成为患者就医的新常态。”谈及改变,宁波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人不无自豪。
截至目前,吸纳宁波全市80%医疗机构的“云医院”平台已开设32个专病专科,累计注册患者近23万人,为72.5万人次提供在线咨询及配送药服务,最高日处方量突破8000张。
“有什么需要,尽管安排。”“上班时间不能回答问题,下班一定第一时间及时回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防止市民扎推到医院就诊,减少疫情交叉感染风险,同时也为解决居家隔离患者常规的就医需求,宁波云医院平台第一时间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免费咨询服务。
“线下的临床工作繁重,我会尽量挤出中午或晚上休息时间,用手机在线为用户答疑解惑。”宁波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吴科荣告诉记者,这份“兼职”已经常态化。据悉,疫情期间宁波云医院平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咨询量不断攀升,从2月13日至7月7日,宁波云医院平台网上诊疗超8万人次,药品配送入户近7.4万次。
“云医院”让医疗资源调配不再受空间限制。 林波 摄健全体系 智慧医疗进入新时代
“云医院”在很大程度上,使医疗资源调配不再受到空间限制。然而这仅仅是宁波发展的智慧医疗的探索之一。
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宁波“云医院”已拥有“互联网+医疗”、医药、护理、公共卫生、家庭医生、医保六大领域,可以提供线上问诊、药品配送入户、双向转诊、居家护理、专家远程会诊、家庭医生远程签约、健康评估报告等服务,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宁波市民用一部手机,就可以“掌管健康”。
与此同时,宁波另一片智慧医疗蓝海——宁波市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也正在焕发勃勃生机。2018年,宁波在国内率先启动医疗机构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建设,2019年9月该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宁波各大医院一天门急诊总数有多少?市急救中心每天完成了多少例紧急救护?宁波哪位医生的门诊最热门,哪位医生的手术量最多?这些问题都能在平台上找到答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宁波卫生健康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宁波市卫生健康大数据地图上,可实时看到宁波一天中各大医院的门急诊人次、手术数量、出入院人次等;以及各种医疗服务数据、疾病数据、卫生急救数据和供用血数据。
“这个平台不但有利于监管部门和医院管理者作出快速响应,满足指导运营、优化服务和预警预测等需要,也能能查阅居民个人信息档案,帮助老百姓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宁波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医疗便利化的服务。据悉,宁波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综合监管服务子平台可提供2000个各类指标和15个主题分析,可对该市4000个医疗机构进行多维度动态监管。
“宁波是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先行者,宁波的做法和经验可发挥‘样板间’作用,为其他地区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指明方向,对推动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9年,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在《宁波互联网健康服务标准培育试点(二期)》项目的验收会上为宁波的做法点赞。(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