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素养
调查显示我国每一百人中不到十三人具备环境与健康素养专家建议
□ 本报记者 郄建荣
“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2.5%。”
这是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中的一个数据。在发布这一调查结果的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新版本的《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
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评中心负责人朱忠军介绍,促进公众理性认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提高风险交流效率和公共事件应对能力,是开展“素养”提升工作的重要目的。根据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起草了《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了“建立素养提升工作体系”等7项行动。目前,这一方案已印发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组织实施。
素养水平总体偏低
不同群体差异明显
2018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我国首次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现更名为“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近日,这项调查结果正式对外发布。
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12.5%,素养水平总体较低。
“也就是说,平均每100个15岁至69岁的人群中,不足13人具备了基本的环境与健康素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家陈昱解释称。
据陈昱介绍,调查结果还显示,不同群体间差异明显。其中,城市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是16.9%,显著高于农村居民的8.1%;男性居民素养水平高于女性,分别为13.9%和10.9%;20岁至29岁人群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18.3%。在城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人群中,素养水平随文化程度增高而明显升高。
陈昱认为,科学知识素养水平低是素养水平提升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分类素养看,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素养分别为25.3%、5.8%和25.4%,基本知识素养水平远低于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能,科学知识素养水平低的问题尤为突出。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表示,从正确认知度看,居民普遍了解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认同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自身责任,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接近80%。与此同时,对环境暴露和环境健康风险等基本科学概念,特别是对日常生活中哪些绿色消费行为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哪些基本措施可以维护自身健康的了解尤为不足,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低于30%;欠缺进行正确有效举报和投诉的基本技能,相关问题正确回答率仅在10%左右。
提升目标已经确定
多措并举协同发力
2019年7月,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工作纳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环境促进行动”。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行动目标,2022年和2030年我国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要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
“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我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低,但近年来公众生态环境诉求却在不断升高。
如何解释类似的矛盾问题,朱忠军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调查提到的素养,由理念、知识、行为和技能三个部分组成,“诉求高,意味着公众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维权意识有所提高,但合理参与权益保障的能力还需要增强”。
同时,还应引起重视的是,调查发现在各年龄段人群中,15岁至19岁居民基本知识分类素养水平最低,仅2.2%。朱忠军说:“这一人群绝大多数为在校青少年,不仅不能忽视青少年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还应加强对风险、暴露等基础科学概念、基本科学知识的理解,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理念。”
对于农村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对各项问题的正确回答率显著低于城市居民的现象,朱忠军认为,这与人群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宣传普及覆盖程度等有关。因此,开展素养提升工作应努力走进乡村、深入村居。
“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还是一个新领域,围绕环境与健康话题,还必须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做好沟通对话。”朱忠军透露,为做好素养提升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起草了《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了“建立素养提升工作体系”“加强素养科普能力建设”“传播普及知识、行为和技能”“开展生态环境健康风险沟通”“大力提升农村居民素养”“关注提升青少年素养”“建立监测评估系统”7项行动。
针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环境健康风险沟通机制”的要求,朱忠军表示,促进公众理性认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提高风险交流效率和公共事件应对能力,是开展“素养”提升工作的重要目的。对风险、暴露等知识的掌握,是理解并采取措施防范环境与健康问题的基础。
朱忠军说,只能尽量将风险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内,而相对安全就是可接受的风险。风险不可怕,关键是如何理解风险、如何防范风险,使之对健康的影响处于可接受水平。下一步,需要结合常见热点问题,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加强环境健康风险沟通工作,引导对风险因素的理性认识、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
整合内容重新分类
系统普及理念技能
在发布“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的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新版本的《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
早在2013年9月,原环境保护部发布《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提出环境与健康素养概念,围绕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方面筛选出30条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内容。
生态环境部指出,依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部署,由生态环境部组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原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公告2013年第61号)基础上,修订形成了新版的《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考虑历史延续和现实工作用语的变化,这次修订将“环境与健康素养”修改为“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所谓“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是指公民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健康风险防范必要知识,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并具备一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行动能力。
《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设置了30个条目,其中基本理念7条,强调正确认知、科学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突出预防理念和责任意识;基本知识13条,涵盖空气、水、土壤、海洋、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辐射、噪声多个方面;基本行为和技能10条,包含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相关信息获取、理解、运用及应急、监督、维权等技能。
陈昱说,这次修订时,对原环境与健康素养定义进行了调整,仍然保持理念、知识、行为和技能的基本构成,强调“知信行”合一。在基本知识中新增了对海洋、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的关注,在基本行为和技能中扩充了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内容。“但总体上,《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主要是对2013版中存在交叉的内容进行了整合、重新分类,进一步完善逻辑关系,内涵和总体框架与2013年版基本保持一致,保证了工作连续性以及素养测评结果的同质可比性。”
生态环境部指出,《中国公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的发布,为系统普及相关理念、知识、行为和技能,引导公民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的理念,动员公众力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身体健康提供了指引,也是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专业机构、社会机构、大众媒体等向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科普传播的重要依据。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