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13日电 题:导弹“筑巢人”沙子呷:中国火箭军工程部队要向“智慧工兵”转型
记者 李纯
为导弹“筑巢”18年,中国火箭军某工程旅彝族营长沙子呷却告诉中新网记者,他从未亲眼见过导弹的容貌。“在电视、网络上看到导弹腾空而起的时候,才知道导弹是长这样的,原来我们是在为它安家。”
沙子呷指导凿岩台车操作手改进钻爆方法 。 方雷 摄18年前,收到入伍通知书的沙子呷第一次走出大凉山。乡亲们蹚着几十里山路赶到火车站,为村寨里走出的这位解放军战士送行。“当时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就是一句话,”沙子呷回忆说,“到了部队好好干,为村里人争光。”
他没有想到,实现了走出大山的夙愿,穿上军装后却又钻进了一座座大山。新兵训练结束,沙子呷来到了中国的导弹工程兵部队。
沙子呷在锚喷现场指导排除堵管。 方雷 摄这是解放军级别最高的工程兵部队,曾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当前负责火箭军导弹阵地的建造。此前对这支部队的公开报道极少,一如沙子呷所言:“很多人只看过导弹升空的那一刻,却不知道导弹住在什么样的‘家’。”
参军之初,沙子呷不会说普通话,生活习惯也与他人不同。“吃饭用手抓,牙刷不会用,说话不能沟通。”班长叫他去拿一把铁镐,他听不懂,只能看班长蹲在地上画出镐头的形状,边看边猜。
沙子呷指挥凿岩台车掘进。 方雷 摄时任指导员叶国迎送给沙子呷一本字典,逐字教他汉语,念报纸纠正发音,开会时多让他发言。“补习”半年,沙子呷逐渐能与战友正常交流。说起这段兵之初的困苦,他的话语中还带有些彝族儿女的诗意:“经历过寒冷的冬天,最知道太阳的温暖。”
对这些导弹工程兵来说,“太阳的温暖”也只是个比喻。长年置身于粉尘弥漫、高温高湿、噪声震耳的“地下长城”,官兵们日均工作14个小时。火箭军某工程旅政治委员蒋刚彪形容说,战士们平时“两头不见天日”,“清洁的空气、明媚的阳光、滋润的雨露,对我们来说都是‘奢侈品’”。
沙子呷在爆破作业面装填炸药。 刘明松 摄赴该旅采访期间,记者与分散在大江南北多个工区的导弹工程兵部队视频连线。画面中,爆破碎石和粉尘喷涌而出,隧道能见度几乎为零;开凿机械轰鸣不止,难以听清现场官兵对施工进度的介绍……
彝族人善于歌唱,但沙子呷的嗓音十分沙哑,他告诉记者,这是长年呼吸爆破粉尘留下的“后遗症”。
沙子呷用竹片装炸药。 刘明松 摄长期在地底、山洞中进行体力劳动,环境艰苦与施工强度可想而知,导弹“筑巢人”的生命安全还会受到塌方、山洪、泥石流的威胁。
一次在隧道中巡察时,沙子呷听到了细微的流水声。手电光束循声照向断面,一指宽的裂缝清晰可见,岩壁一侧已向外鼓出。他立即向洞内跑去,大喊着“赶紧往外撤”。惊慌之际,隧道最深处的一名新兵被石块绊倒,沙子呷一把将其搂住,拖拽着奔向洞口。
沙子呷与战士们鏖战在“水帘洞”排水。 方雷 摄“脚刚站稳,还没来得及回头看呢,身后就是一声巨响。”跑出三十多米,作业面的拱顶突然坍塌,数百立方的石渣“像泥石流一样涌出来”,将片刻前官兵们站立的地方掩埋。“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大家抱在一起,哭了。”忆及当时,沙子呷话音低沉。
自成立以来,这支导弹工程部队转战大江南北,任务中时有官兵受伤甚至付出生命。战士们在坍塌的岩石上摆上一支烟,缅怀倒下的战友,继续“苦干”劈山前行。
沙子呷带领测绘班检查被复质量。 方雷 摄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作业效率,适应当下火箭军的发展需求,这支“东风快递”的“筑巢”部队瞄准技术革新,凭借“巧干”实现“不让导弹等阵地”的承诺。
某次任务期间,导弹工程兵部队“撞上”了前所未有的超大跨度断面,惯用的水泥浇筑方法难以应对新的挑战。一番考量后,官兵们将单个钢模板拼接改为一次性搭建两套平行模板,装配安全网后交叉使用,提前4个月完成了任务。
沙子呷严抓细抠施工质量。 方雷 摄“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在沙子呷看来,正是出于保证施工安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多重考虑,促进科技创新应用于国防工程建设是导弹工程部队发展的关键。进入新时代,急难险重任务叠加工程数量上升,“信息化管理、机械化施工、智能化建造”的“智慧工兵”模式成为火箭军工程兵转型的方向。
据火箭军某工程旅旅长张杰介绍,中国导弹工程部队已达到较高的机械化水平,还将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装备,着力推动部队的智能化发展。
沙子呷练就了听水流声音研判施工险情的本领。 方雷 摄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沙子呷提交了相关建议,他希望用科技的力量,为火箭军工程兵的智能化进程按下“快进键”。
他的另一个愿望则是亲眼看看导弹。频繁转战各地工区,工程兵不等导弹“入住”就匆忙离开“新房”,从未与这些“大国重器”有过“一面之缘”。
“遗憾的同时也感到很骄傲。”虽然只是在电视上见过“长剑出鞘”,沙子呷说,导弹升空的瞬间是火箭军工程兵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情,助托起导弹飞向蓝天。”(完)
【编辑:白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