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白衣战士的使命担当(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第一时间接收患者,第一时间深入隔离病区,第一时间转接患者……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处主任护师仲月霞(见图,王传顺摄)在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用一个个“第一时间”,扛起了白衣战士的使命担当。
“就像战士听到冲锋号”
庚子年除夕,万家团圆时,军用机场灯火通明。仲月霞背起行囊,与同为本院医生的爱人王新,一起登上飞机驰援武汉。
当时,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被陕西省确定为新冠肺炎第一批定点收治医院。经历过抗击非典等多次重大任务的仲月霞,毫不犹豫地递交了请战书。她坦然地说:“没想那么多,这是一种本能,就像战士听到冲锋号。”
1月24日凌晨4时,仲月霞接到出征命令。王新起床帮她收拾行囊。“注意安全,早去早回。”作为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新早已习惯妻子多年来的紧急出征。
2003年抗击非典。仲月霞战斗在一线,经历了10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2008年汶川大地震。她是医院派出的首批医疗队队员,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她和战友一起救治了101名伤员。2015年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她奔赴利比里亚,在异国他乡战斗59天,面对传染性极强的埃博拉病毒,她用医者仁心温暖生命……
对仲月霞来说,这次出征,比以往执行任务更多了一份牵挂。父亲去世不到半年,85岁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今年春节,仲月霞原本计划好好陪陪母亲,接到任务后,她立刻决定申请前往抗疫一线。她没有告诉母亲执行什么任务,只说要出个长差。
王新一边帮妻子收拾行装,一边也在琢磨着请战。作为消化病学方面的专家,他也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向组织申请加入医疗队,但院领导婉拒:夫妻俩去一人就可以了。但王新和仲月霞态度坚决:执行了那么多次急难险重任务,积累的经验能派上用场。1月24日晚,经院领导同意,夫妻俩携手奔赴武汉,并肩战斗在抗疫一线。
“我们提前进驻一分钟,病人就多一分希望”
到达武汉驻地、完成物资准备已是1月25日凌晨4点。作为医疗队医护团队的主力,仲月霞主要负责规范救护流程和培训医护人员。
“我们提前进驻一分钟,病人就多一分希望。”稍作休整后,医疗队立刻与武昌医院对接。仲月霞和几名医疗专家打头阵,带领4名护理骨干率先进入病区,了解患者病情和病区环境,提出感染防控要求和防护技术操作建议。
作为国内急重症护理及传染病护理专家,她在疫情防控、防护培训、重症急救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仲月霞和战友们用最短的时间,将武昌医院普通病房改造成基本符合要求的隔离病房,制定了一套传染病管理方案和救护标准,既规范了治疗护理流程,为收治更多的患者提供医疗保障,又为医务人员筑牢了安全防线。
武昌医院改造好后的第一班,仲月霞说:“我先上!”配药、输液、发药、吸氧、测血压、喂饭、喂水……每次进入病房,仲月霞都像大姐一样嘱咐医护人员,时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从每天的护理计划,到不同患者的输液速度,她都认真把关。
2月初,仲月霞转战火神山医院。
“时间紧,但我们感染控制和防护的要求不能降,还有病人的生活需求和病区的隔离要求都要落实好。”在火神山医院,仲月霞不仅是战斗员,还是培训师。她说自己的工作,就是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防护装备,捧着“显微镜”审视穿脱细节。在队员陈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仲月霞讲的防护重点。“这些都是黄金法则,大家就是靠这些确保零感染的。”陈颖说。
“生命至上,是医者立身之本”
“生命至上,是医者立身之本。”仲月霞说,“患者往往比较焦虑,我们在救治护理时,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3月8日妇女节,仲月霞像往常一样来到病房。她要了解病人对饮食方案的反馈情况。“这样的治疗方式太暖心了!”住12床的一位老奶奶说,“解放军对咱真好!”
作为火神山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仲月霞一直琢磨着能不能通过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来辅助患者救治。
她和王新一起探讨,评估患者的消化、营养及心理状态等,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营养建议”,并与医院营养科专家商量对策,研究出来一套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饮食方案。
轻症重症、一日三餐、荤素搭配,都考虑得十分细致。方案中还考虑到当地人的口味特点,加入了糊汤粉、桂花羹、豆花等武汉小吃。饮食方案在火神山医院推广后,患者反馈非常好。
本报记者 苏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