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题: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中国农科院分类评价人才机制成效综述
新华社记者董峻
“如何缩小与国外的玉米单产差距?”
“野生稻资源怎么有效保护好?”
“你们开发的高通量基因型平台准确性如何?”
……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举行了一场对科研人才业绩打分的活动。台上,3年前被中国农科院评聘为院级“农科英才”的19位科研人员和2名“青年英才”依次介绍自己的成果;台下,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院外评委和本院专家一起,不时向他们提问并一一打分。
打分的标准,一改唯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传统,而是根据不同科研人员的不同研究情况进行分类评价。这是为什么?
“农业科研工作具有周期长、量化指标少、公益性强等特点,难以对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评委之一的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说。
如,搞资源保存和功能挖掘等基础研究的,难出高影响因子论文、难获重大奖励,而传统评价标准又无法涵盖科技支撑产业的要求。说白了,即使农民从中受益很多,传统的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也很难体现这一点。
玉米栽培技术专家李少昆研究员是其中一位“述职者”。他感受颇深:“搞栽培技术很难发高水平论文,这是影响收入待遇和研究经费的主要因素。对技术推广又缺乏量化考核指标,可是不把成果推广到生产上,研究就是‘跛脚鸭’。”
2017年中国农科院启动“农科英才”计划,一改过去“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机制,在人才引进、培养、考评中推进分类评价,尤其是注重业绩贡献和发展潜力。这些人才在参加考核时可以优先选择自己擅长之处作为得分项。
李少昆当年被评定为院里“领军A类人才”时,就选了技术推广面积、培训示范人数、科普效果等作为评价标准。去年李少昆下乡约150天、开展了58场培训,这在以往是他难以想象的。而李少昆也从中把研究推向新高度——他的科研团队研发的玉米密植机械粒收技术已在全国约10%的玉米种植面积得到应用,去年还被评为中国农科院主推的十大新技术之一。“现在反而是不下乡不行了。”他说。
而作为新引进人才,黎亮则在3年内都不用参加考核。他曾是一家国际知名种业公司中国区大田作物研发总监,今年作为“青年英才”引进到作科所,成为一个研究团队负责人。这要是在过去,缺少论文、奖励等“硬杠杠”的他是不可能进入这个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但黎亮丰富的育种经验和研究组织能力以及国际视野,又恰恰是国内育种界特别需要的。
在作科所60多年历程中产生了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一批顶尖农业科学家。然而近年来的人才状况仍然让刘录祥有危机感。“未来三五年将是全所人才队伍新老交替的密集期,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熟悉农业生产需求的青年人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他说。
据刘录祥介绍,在遴选人才过程中他们不唯论文、不唯资历、不唯“帽子”。在全院实施“农科英才”计划基础上,作科所结合学科特点进一步开展了更精细化的人才分类遴选和评价工作,在薪酬待遇、科研条件支持、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所里还出台了多项政策提高青年科研人员收入和待遇,对新入职5年内的青年科研人员按月给予额外扶持性补贴。
如今,这个所的科研人员围绕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需求,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基础解析、育种技术创新、重大品种创制与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进展,以自己的实践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