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浙江丽水市图书馆馆长季彤曦在朋友圈晒出一位读者的照片。那是一位戴着斗笠、身穿蓝色旧外套的老人,手上拿着十多本期刊,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往包里塞。
季彤曦在旁边写下了这些话:期刊均为在馆阅读不外借,今天我们破了例……这是周一闭馆日的唯一读者,带给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
坐半小时公交、步行40多分钟
八旬老人到图书馆借书
照片中的老人名叫朱贞元,今年84岁,是位普通的农民,年轻时曾在民办学校当过代课老师。
↑老人坐一旁看书。丽水市图书馆提供
7月19日,他坐半小时公交、步行40多分钟来到丽水市图书馆。
“老人是第一次来,说不做农活了,想看看书。因为不认识路,一路打听过来的。”那天接待朱贞元的,是丽水市图书馆副馆长叶慧玲。当时,叶慧玲刚好在咨询台边,老人正向工作人员打听哪个区域有他想看的书。随后,在叶慧玲的引导和推荐下,找到了《山海经》《聊斋志异》,并为老人免押金办理了借阅证。
考虑到老人交通不便,工作人员当场在借阅机上办了续借,借期延续到60天,请朱贞元放心阅读。同时,又另外在小纸条上写了还书日期,夹在书里让他一起带回去,并将他送到图书馆附近的公交站。
↑老人寻找自己想要借阅的书籍。丽水市图书馆提供
第二天一早又来
闭馆日图书馆破例为他开放
没想到,20日早上8点半,老人又出现在图书馆门口,和前一天同样的装束,说还想再借一些期刊杂志。馆长季彤曦说,她无法想象,老人是什么时候出发,又是怎样坐着公交,什么时候到馆里的。“昨天指引他坐公交后,虽节省了时间,但老人来回还需两小时。”
老人不知道周一是闭馆日,就这么来了。但图书馆还是破例打开大门,将老人请了进来;期刊均为在馆阅读不外借,他们又一次破例,将十多本杂志装进了老人随身的单肩包里。
↑老人翻阅期刊后,决定借这几本。丽水市图书馆提供
季彤曦说,“我们打算为了方便老人,以后给他寄书,但老人婉言回绝了,他说想经常到图书馆来,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就算老人真的忘记还书,我们也愿意把书送给真正爱读书的人。”
杭州图书馆:
无权让任何读者离开
每天上午8时,浙江杭州江干区解放东路58号J座杭州图书馆楼下总会站不少人。晨练的市民发现,总有些人扛着脏兮兮的大麻袋,或拎一兜饮料瓶,衣衫褴褛。
副馆长梁亮对这一幕再熟悉不过:一些流浪、拾荒者正等着图书馆开门,“在旧馆就常看到很多流浪、拾荒者背着铺盖,把捡来的垃圾放在阅览室门口,再进去看书。”
其实,杭图不仅允许流浪、拾荒者入馆,也允许他们携行李入内。而将杂物放于门外,则是自发行为。
“流浪、乞讨者可能暂时居无定所,可能暂时窘迫,但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他对文化的追求。”梁亮说,至于从何时开始对流浪人员开放,她已回想不起。但确定的是,自从她来杭图,杭图始终没有拒绝过流浪人员。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杭图搬入新址之前,因旧馆面积有限,读者彼此距离较近,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乞讨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原馆长褚树青为此劝导读者,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图书馆没有权利去让另一位读者离开,何况流浪、乞讨者并没有干扰他人。
据了解,除杭图外,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图书馆也对流浪人员开放。
为每一位热爱阅读的人
也为所有温暖的图书馆
点赞
来源:中新社浙江分社文一君综合中国新闻网、法制晚报、凤凰网、共青团中央
编辑:王荆阳
主编:王玥
监制:陈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