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任务成功后,“天问一号”将会在火星面临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据悉,在过去大半个世纪的18个“火星冲日”年里,全世界共有48次公开了名称的、以火星为目的地的航天任务,虽然成功率还不到一半,但还是拍摄了许多珍贵图像传回地球。现在,让我们通过一组“火星大片”,提前了解七个月后“天问一号”将面临的新环境吧!
2009年8月12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其火星探测器在7月18日拍摄到的火星子午高原地区宽达800米的维多利亚火山口。
2015年6月8日消息,美国NASA公布了火星侦察轨道器上的相机拍到的一张火星陨石坑的图片。这个陨石坑宽1公里,拥有相对锋利的边缘和保存良好的排出物。内部斜坡也十分陡峭,沟壑遍布。
2017年3月21日讯,NASA拍摄火星水手谷北部乔凡塔深谷中,约1000米高的山丘。
2018年12月20日,欧洲航天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组由“火星快车”号探测器拍摄到的、位于火星北极附近的科罗廖夫环形山的俯瞰图像。图像显示,科罗廖夫环形山凹陷山口内一片雪白,好似无人踏足的雪原。欧洲航天局介绍称,覆盖凹陷山口的白色物质并不是雪,而是1.8千米厚的冰层,因其特殊的结构和位置终年不化。
2015年10月9日消息,NASA发布火星表面“金伯利”地区景观。该地区的地质特征表明曾遭受流水侵蚀。
2015年4月11日消息,美国宇航局发布火星勘测器高分辨率成像设备拍摄的火星表面图像。
当地时间2014年8月1日,美国宇航局发布火星表面在冬季和初春的沟壑形态图,上面有霜冻覆盖。
2014年1月16日,NASA发布了一张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到的春日融雪照。图片中,白色部分为还被干冰覆盖着的斜坡,黑色部分则都是已经融化了的斜坡。火星的春日融雪期发生的变化看起来跟我们地球在该期间发生的变化似乎并没有存在很大的区别。
2014年1月15日,美国宇航局公布的图片显示火星科柏洛斯槽沟附近有一条裂缝。(具体拍摄时间不详)
美国宇航局2007年10月24日发布的这张照片显示了火星南部高地上的瑞伯陨石坑底部。
欧洲宇航局发布的部分火星表面的超清晰照片,这些图像显示了火星Echus峡谷的风貌。行星地质学家表示,这些陡峭的山谷是由地下水侵蚀"雕刻"而成的。它们和地球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峡谷有相似性。
2007年2月16日,根据NASA公布的最新卫星图片显示,在火星表面存在有一些液体或者气体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表明,火星可能曾经存在过生命。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于琳琳 综合自新华社、中国青年报、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