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未来汽车产业变革中,主机厂、经销商、供应商三者的关系,一定是以平台公司和新的生态为主。
本文转载自高工智能汽车,作者高工观察,由亿欧汽车编辑,供业内人士参考。
裁员、关厂、转型……2020年,全球汽车产业迎来了百年大变革时期。包括戴姆勒、上汽、长安、长城等车企纷纷加快了电动智能化的转型步伐,纷纷想把自己变成数字化软件公司以及智能出行服务商。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汽车产业链开始发生剧变,旧格局正在被推倒重构,一个全新的汽车时代正在来临。这是危机,也是机会。在汽车产业处于混沌初始的关键时期,把握智能网联产业链的全新增长周期,找准新的细分市场机会,对未来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整个汽车供应链体系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过去连接主机厂和底层零部件供应商的Tier1们,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首先,主机厂和零部件的供应关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统Tier1企业的主控权将下降。原本主力承担“集成”任务的主机厂,纷纷在“技术自研”上大把撒钱;而原本的Tier2企业,也开始更加频繁直接地与主机厂进行技术合作与互动。对此,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明确表示,“未来软件占整车总成本的40%,在这样的情况下博世不可能永远作为Tier1。”而包括吉利汽车集团CEO兼总裁安聪慧、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李丰军在内的多位企业高层则表示,在智能汽车时代,主机厂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及时做出调整,并通过OTA下发指令,对在用车进行功能提升、性能优化、软件问题修复等。“如此,未来供应商应该更开放,即可以是系统方案的提供者,也可能就是单纯的机械部件或者执行机构的供应商,跨系统功能的大脑更多是由主机厂掌控。”李丰军补充说道。与此同时,包括华为、腾讯这样的科技巨头开始向汽车行业发起猛攻……以华为为例,虽然华为多次对外宣传不造车,但其已经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核心零部件进行了系列布局,包含驾驶方案、激光雷达、鸿蒙车载系统、电驱动系统、充电模组等等,几乎涵盖智能电动汽车的所有核心零部件和子系统。不仅如此,作为智能网联系统核心部件供应商,华为还迅速聚集了一众整车厂商,包含北汽、广汽、上汽、比亚迪等等国内外主流的主机厂。最后,在整个智能网联汽车的BOM成本中,Tier1企业们所能提供的产品价格占比将持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动力电池、芯片、传感器以及软件和内容服务等等。据了解,传统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基本由70-100个ECU组成的分布式架构,这些ECU来自不同的硬件和软件供应商,但随着电子电气架构往集中式方向发展,即多个电子控制单元ECU将集成到一个域控制器上,ECU的数量将大幅减少。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5-10年内,华为等新入局者将赚走更多来自主机厂的采购费用。显然,整个汽车产业正处于略显混沌的格局,群雄逐鹿的混战下,将有一大批企业在狂风暴雨中倒下,同时也将有一大批智能网联初生力量的崛起。“群雄逐鹿混战的现状不会长期存在,大家相互PK,最终又会沉淀出几家某一领域的头部企业。”徐大全在公开采访中表示。过去百年,传统汽车产业链成就了博世、大陆集团、麦格纳这样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巨头,而在汽车智能网联时代加速到来之际,谁又将成为新型的汽车供应链巨头?
有多位业内人士向《高工智能汽车》指出,在未来汽车产业变革中,主机厂、经销商、供应商三者的关系,一定是以平台公司和新的生态为主。其中,纵目科技CEO唐锐认为,新形势下主机厂与供应商最终应达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核心的供应商跟主机厂之间要形成一个非常紧密的关系。而均联智行是均胜电子旗下负责智能网联的Tier1企业,其董事、CEO刘元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成本尤其高,这其中还包含着很大的试错成本。刘元认为,由政府主导,一些主要的OEM厂商、供应链各个领域的头部企业们首先要达成一定的大方向上的共识,在此前提下根据擅长领域进行有序专业化分工,这会大大提高行业整体转型的试错效率,以及降低试错成本。近几年,各大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加速了向智能化、电动化等转型,以求迅速适应新的市场变化。然而,在车市低迷的大背景下,大陆、采埃孚等Tier1巨头的传统业务开始下滑,而新业务还处于巨大的投入期,导致其资金压力剧增,深陷转型阵痛,不得不通过裁员、关厂等方式节约成本。以大陆集团为例,由于传统内燃机业务萎靡,其在2019年就迎来了首次业绩亏损(达到12亿欧元),而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影响,大陆集团有近百家工厂关停,导致其业绩又再次亏损4.49亿欧元(约37亿元人民币)。为此,大陆集团多次宣布要在全球范围内关闭一些工厂及裁员,最近一次宣布要在全球范围内裁掉多达13%的员工,约3万人,以每年节约至少10亿欧元的成本。总体来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传统业务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动辄数百亿美元的转型投入,许多企业都“吃不消”。抱团取暖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同时,随着众多联盟的建立,单个企业之间的角力竞争,也将演变为联盟之间的实力较量。不过,复杂的生态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能力需要深度融合,市场的利益和话语权将是未来需要平衡的难点。上述业内人士补充表示,这是一个相互博弈的过程,谁是平台,谁能够组建面向未来的生态,谁就有机会把握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