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的出现源于战争,被称为战场上的“千里眼”,我们平日里所见的雷达,就像蜻蜓的复眼,每只复眼上有许多的小眼。雷达上的天线就作为这些小眼,通过转动对范围内的多个目标进行搜索,增大跟踪探测的区域。
近年来,相控阵技术在雷达领域逐步扩展,它利用了电磁波原理,以成百上千的辐射单元取缔繁琐复杂的天线,同时形成多个波束,对多个目标进行扫描。世界先进的军备武器都已经采用了相控阵雷达,作为目前最具可靠性的雷达设备,相控阵雷达被公认为雷达的主要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相控阵雷达发展起步,相控阵校准测试系统产业应运而生。相控阵校准测试技术即是追求对电磁波进行精准管理,通过优化各辐射单位的性能,为无线通信与雷达应用创建可控有序的电磁世界。
霍莱沃于2007年7月10日设立后,专研电磁场仿真分析与相控阵校准测试算法,并以这两项核心业务为突破口,快速进入相控阵研发与生产校准测试领域。霍莱沃以“嫦娥探月”工程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为契机进入电磁场仿真业务市场,同期开发了相控阵的仿真分析软件,开拓了相控阵相关市场。目前已经在该领域具备了可信的经验优势。
如今我国的相控阵相关市场已颇具规模,且连续多年保持着快速增长趋势。而在群雄逐鹿的雷达仿真测试领域,霍莱沃如何才能有底气和众民企角逐?冲刺科创板IPO,募集资金又是作何打算?
相控阵雷达与其校准测试技术隶属于军工电子信息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该行业发展直接的关系到了国家能否掌握制信息权,因此从经济和国防等角度来说至关重要。
同时相控阵雷达还被广泛应用在大气物理、资源探测、民航飞行和气象预报等方面,具有军民两用的性质,因此成为当今焦点。
如今美国不断扩大对我国的出口限制,其中就包括雷达等通信设备。近年我国提倡“自主可控”战略,目的是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随着相控阵市场的日益扩张,相控阵雷达校准测试技术的需求继而上涨,中国雷达产业的发展亟待其实现自主化。
霍莱沃经过十四年的技术沉淀和人才积聚,以底层核心算法为核心,建立了高精度多通道天线系统校准测试技术体系。结合实验数据的经验积累,其技术指标接近国内外最高水平,赶超走在相控阵检测技术研究前列的法国MVG、美国NSI-M等国际厂商。
霍莱沃的科研成果帮助国家在相控阵雷达检测方面更快地走向了“自主可控“的道路,并且在国际市场仍保留了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相控阵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因此下游企业要求研究机构和配套厂商对客户需求研究更深入,具备更强的细分领域需求挖掘能力。
霍莱沃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选择将技术覆盖在半实物仿真验证与相控阵校准测试领域,其实跟该司的技术带头人有所渊源。
霍莱沃的技术带头人周建华曾是国家某重点工程项目研制的主要参与人员,多年深耕电磁场技术领域,2000年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在周建华的引领下,霍莱沃的技术团队深耕多年,在该业务领域实现了2016 年至 2019 年综合排名第一。霍莱沃也成功接棒了央企研究所和地方国企,作为军工电子信息技术的第三梯队,实现仿真测试领域的国产化。
基于技术上的优势,霍莱沃为卫星通信、机载雷达、舰载雷达、弹载雷达和陆基雷达等多个领域的项目提供仿真和测试产品,其中包括“嫦娥工程”、“北斗卫星”、“高分三号卫星”等多项具有高知名度、高难度的项目,品牌效应明显。
其中,霍莱沃在“北斗二号“卫星项目中应用的在轨校准技术,为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技术首次应用于航天领域。成为了霍莱沃技术先进性的有力佐证。
现阶段霍莱沃的主要客户为军工集团的下属单位,为其提供相控阵领域相关定制化产品,2018、2019年其前五大客户都是军工集团单位。2017至2019年霍莱沃前五大客户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7.06%、89.88%、83.14%;其中,第一大客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营收占比分别为76.61%、62.16%、32.14%。
军工电子信息行业的市场存在集中度较高的现象,使得下游的客户集中度也高。现有客户需求若大幅下降,将导致霍莱沃无法及时拓展新的客户或业务,可能对其经营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
霍莱沃2019年度第三、四季度的营业额分别为6162.95万元和6934.96万元,而上半年第一、二季度的营业额分别为2693.22万元和1082.45万元。由此可见,霍莱沃年营收和现金流入有受季节性波动影响较大的特征。
但这种现象在军工领域并不特殊,由于部队单位通常采用预算管理制度和集中采购制度,一般上半年主要进行项目预算审批,下半年陆续开展采购和实施,因此,客户订单高峰通常出现在下半年,第四季度交付和验收相对较多,因此部分军工企业报告期内营业收入集中在下半年实现。
据招股书披露,霍莱沃同行业可比公司航天发展(000547)、华力创通(300045)、东方中科(002819)、雷科防务(002413),这四家公司2019年上半年与下半年收入比例平均值分别为43.15%和56.85%。然而霍莱沃2019年上、下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22.38%和77.62%,较其可比公司季节性差异更明显。霍莱沃2017、2018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42.69%和32.85%,与行业可比公司同期平均值40.66%和35.92%差异虽较小,但呈现逐年变化加快趋势。该数据的原由一方面是霍莱沃终端客户主要为军工集团的下属单位,集中度高;另一方面是其主营业务范围小,仅致力于相控阵领域的技术服务。
由此,霍莱沃的主营收入稳定性不高。在军工行业资产合并的大趋势下,霍莱沃的客户范围如果因下游内部竞争减少而缩小,其议价能力和年营收也将可能会受到影响。由于其规模在同行业中较小,霍莱沃正在面临经营过程中日益推近的危机。
另一方面,霍莱沃作为军工企业,主营业务为国家安防类大型特种通信系统,工作保密制度当前面临着许多新旧问题。核心算法作为霍莱沃的主营业务基础,相当于企业命脉,技术人员的保密意识可能会给霍莱沃带来算法泄露风险。
随着工作协同范围的扩大和信息化的发展,工作岗位扩充,以及开拓市场时的对外交流,若把握不好尺度,保密范围也将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同时军工身份,也将霍莱沃也推到了中美贸易摩擦的风口。近年来,西方国家加强对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贸易摩擦的升级可能会导致发生出口加增关税、供货端阻断等等极端情形,会给公司营收带来不利影响。然而2017至2019年,霍莱沃测量所需的仪器仪表分别有28.49%、14.60%、38.46%来自于境外采购,2019年较前两年不减反增。
主营业务带来的特殊性质,使霍莱沃在当今时代存在不可逃避的风险,也将其推上了向民用科技转型的道路。其多年以来规模仍未发展壮大,缺乏资金拓展新业务以及进行技术研发,IPO将能够满足霍莱沃的融资愿望。
对于我国军工电子企业来说,实现业务在军用与民用领域之间自由切换是壮大实力的必经之路。2017年起,霍莱沃就已经完成了向新兴领域发展的规划,敏锐的预测到了相控阵技术领域的扩张方向。
霍莱沃的目光从军工测试领域转向通用测试领域,例如车载毫米波雷达、5G通信等新基建产业,摸索新兴市场中的发展机遇。
霍莱沃问询函中所写,其在相控阵领域的核心技术及技术储备可应用于汽车毫米波雷达的仿真及测试,不过目前尚未实现收入 ,并且在招股书中从未提及该方面的研发投入。
霍莱沃招股书中提供的同行业可比公司,雷科防务,作为毫米波雷达中的先驱公司,已经于2019年初完成77GHz车载高精度毫米波雷达的批量生产。雷科防务在智能汽车市场的开拓中,与比亚迪、长安、北汽等多个车企开展合作,先发制人占据了汽车毫米波雷达产业的大片江山。
而霍莱沃作为一个汽车领域的“新人”,将来能否在毫米波雷达领域打出一片领地尚未可知。
在霍莱沃的新业务中,5G天线的智能化测试系统已经走上了正轨。相控阵雷达与 5G原理相通,而5G 通信设施型号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将加快带动 5G 通信的仿真和测试市场发展。经过2017至今的纵深发展,霍莱沃通过过硬的技术,已成为中兴通讯 5G 基站产线测试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据招股书披露,霍莱沃其正在从事的六项主要研究项目中,5G相关的占了两项。若IPO成功上市后,霍莱沃团队经审议用于5G项目的投资总额将占总投资额的18.8%。足以展现霍莱沃对占据5G市场一席之地的渴望。
然而问询函写道,霍莱沃2018、2019年度有关5G通信领域,对中兴通讯的销售金额分别为442.74万元 和45.93万元,2020年1-6月销售金额为44.23万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均远低于5%。
目前,霍莱沃的主营业务仍是国家安防类大型特种通信系统,其民用市场的转型之路仅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很多产业运用的优秀技术出自军工领域,例如航空喷气发动机、消防坦克、机载火控雷达等。军工科技具有很强的外延效果,新兴产业的“出生”离不开成熟的科技在民用间大力的推广。
在军工电子信息领域,美国硅谷的Palantir就是一家将大数据开发实现军民融合的独角兽公司。在国内,中国电科作为国内军民融合策划人,帮助许多军工企业实现了民用升级。巧合的是,中国电科正是霍莱沃的主要客户,霍莱沃是否能够通过多年的合作,从中国电科身上学习到军民融合的良方,加快自身产业转型?
霍莱沃在相控阵校准测试方向具备较高的成熟度,在军工电子信息行业受终端市场青睐已久。但其营收规模过小,且融资渠道单一,急需通过IPO吸引资本市场的目光实现收入结构优化。然而在军民融合的必由之路上,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之间,霍莱沃无疑还有着漫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