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产业向新四化转型已经进入新的发展快车道,作为汽车供应链体系中核心存在的零部件企业面临着自主创新和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是否能够实现汽车强国的关键。2020年9月16日-17日,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召开。本届峰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亿欧汽车作为大会深度合作媒体受邀参加,并为您带来最新内容分享。其中,百人会群访交流中,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就中国汽车发展规划做了重要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精选,由亿欧汽车编辑,主要观点有:
王秉纲教授表示,中国未来15年的规划发展中,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将并举发展。首先,中国复杂的环境和能源结构决定了多元化的汽车技术更能保障国家安全;其次,节能汽车需要实现混动化,而混合动力技术能全面有效的减少汽车的燃料消耗;而要实现如此目标,全面电驱动化能消除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的界限,构筑中国汽车产业新的整体的技术架构和产业链布局,有助于形成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整体思路和布局。
同时,他明确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不动摇,并且已经取得了领先世界的发展成就。当前,新能源汽车将走出培育期,迎接快速发展期。虽然今年疫情影响了发展进度,但这个困难时期一过,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预计各占50%。即将到来的快速发展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谈到未来发展,王秉纲教授认为中国汽车产业要深耕基础技术。当前汽车产业技术存在大量短板,并且这些短板是“卡脖子”的。希望产业界通过全球汽车产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把中国汽车产业做强,不仅把整车做强,而且一定要把基础做强。
前一阶段我参加了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的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工作,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节点。新能源汽车走了将近10年,今后15年怎么走是整个国家都非常关注的事情,最近相关的文件都在阐述这些内容。国务院目前在制定发展规划,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做描述,这段时间参加的专家有1000人左右,总共9个小组、1个总体组。经过广泛地讨论、反复地斟酌,专家们把过去10年走的路整理一下,再展望未来15年的技术发展。
上个月2.0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通过了专家的评审,正在做文字工作,估计很快正式发行。今天这个会的宗旨是讲产业链,所以我想紧密结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产业链相关的技术路线,结合国务院制定的路线图,跟大家做交流。
第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应该并举发展。无论是发展规划也好、路线图的预测也好,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大概各占一半。到那个时候汽车产业应该能够实现电动化转型,所以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同时要重视传统汽车的转型。专家组不建议把传统汽车撇掉,就是说我们不建议制定禁燃的时间表,不主张在中国提出禁燃的口号。原因是:一,中国地域广阔,地理、气候、道路、使用环境很复杂,多元化的汽车技术和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可能对中国更加适合;二,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中国的交通能源只有多元化才更加安全,仅仅靠电是不安全的,仅仅靠石油也是不安全的;三,中国的电力以煤炭发电为主,到2035年煤炭还是要占一半左右,而煤炭除了作为能源,还是珍贵的材料资源,也要珍惜它,而世界上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以被利用。所以从这几点理由,今后1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应该并举发展。
第二,节能汽车要实现混动化。节能汽车数量巨大,消耗的能源非常多,中国石油进口比例也非常大,很大一部分让汽车消耗掉了,所以传统汽车的节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另外,我们在国际上二氧化碳减排的承诺,要努力的把传统汽车的能耗降下来。而传统汽车能耗降下来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手段是混合动力。我有一个文章里说过,现在很多研究机构或者企业在努力的提高内燃机的效率,但更多的是学术上的价值,工程的价值并不是那么显著,它只是在发动机一个点的效率,但是混合动力技术是全面有效的减少汽车的燃料消耗。所以专家组认为,今后15年中国的传统汽车要全面向混合动力去转变。所以我们提出来,是不是可以用全面电驱动化的计划,就是今后中国所有的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都有电机、都有电驱动,代替禁燃时间表这个提法,可能更加符合国情。
第三,全面电驱动化。全面电驱动化将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链高度的融合,我们现在很明显的存在着两种产业链,一个是传统汽车的产业链,一个是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如果我们把电驱动化作为整个汽车发展总的思考,整个汽车工业的产业链是融合交错在一起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在车的品种上去细分产业链。在路线图里对节能汽车整理出来的六项核心技术:混合动力、集成技术、专用发动机技术、专用动力耦合技术、高性能电机技术、高水平功率型电池技术(电控系统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跟混合动力大量是重复的,从这点大家可以看到,传统汽车如果走向混动化,就会跟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大量重复。所以,全面电驱动化能消除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的界限,构筑中国汽车产业新的整体的技术架构和产业链布局,有助于形成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整体思路和布局。
第四,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不动摇。刚才讲了传统汽车跟新能源汽车的关联,但是要明确提出来,这几年中国坚持一个重要的战略,就是在国务院定的规划里提出来的纯电驱动是主要的战略取向。中国的纯电驱动现在发展全世界最好,纯电驱动带来的电控技术中,我们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而且对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引导的作用。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的纯电驱动为主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在今后15年还是应该坚持不动摇。
第五,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走出培育期,迎接快速发展期,产业链要做好部署,莫错过机会。经过近十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在政府政策激励为导向的培育期,逐步走出来了。新能源汽车已经到了典型的新兴产业的S型曲线的的转折点,要从以政府激励政策为主进入市场导向为主的时期,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要进入到快速发展期。虽然今年疫情的影响发展有点影响,但这个困难时期一过要有思想准备,新能源汽车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在规划路线图里,都对未来产量做了发展目标,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估计各占50%。大家想想看,这样的快速发展对产业链带来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现在的市场准备还很不充分,很多投资者和企业家的眼光看到整车厂,但是没有看到整车后面巨大的产业链,这是发展非常大的机会。
第六,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布局要兼顾技术进步与市场需要。任何一种车,只要电驱动就少不了动力电池跟电机,动力电池是核心,动力电池应该怎么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讨论电池技术的时候专家组有很大的变化,过去编路线都是能量密度为主线考虑,比如300、400、500 瓦时每千克,最开始考虑2035年的技术路线图就是这么一个思路。但是经过专家组反复讨论,认为这个思路还是要调整、要改变。动力电池技术要考虑,一个是多样性,包括能量型、能量功率型、能量功率兼顾型。功率型要兼顾,混合动力是功率型,一旦混合动力大量发展的时候,功率型电池需求量有非常大,但我们现在大家做的比较多的是能量型。考虑市场需求,路线图提出来的,这是很不一样的思路,就是说我们提出来三类电池:普及型、商用型、高端型三种电池,对性能的要求、寿命的要求、成本的要求,都是有所区别。电池不是一种技术模式、一种技术特征,应该根据车辆发展的需求来确定什么样的电池。
第七,电驱动系统是未来汽车工业产业链的重中之重。按照前面的思路来讲,传统汽车跟新能源汽车都融合变成电驱动,实现全面的电驱动化,电驱动系统就是未来整个汽车工业一个核心的技术。这个图构思了一下电驱动系统主要的过程。大量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电驱动系统,是后边非常重要的任务。比如混合动力的机电耦合系统就是现在的大弱点,混合动力汽车发展不起来,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好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技术。
第八,从新能源汽车使用特点与市场需求出发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过去我们一般不会把加油站列到汽车产业链中来,对新能源汽车和对未来的汽车来讲,基础设施应该是汽车产业链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保证新能源汽车使用推广关键的因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经营管理都要加以认真的考虑,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在构思基础设施的技术路线图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并不是单一的,比如有人说基础设施发展方向要从慢充到快充、从分散到集中等等,专家组认为不是这样,中国的基础设施一定是多样化的,各类车型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中有私人的、分散的,像这类的基础设施应该怎么做、应该做哪些技术,有集中的公共的充电系统,还有现在大家正在讨论的换电。谈到这个,有的人认为以后都要从充电变成换电,专家组认为也不是这样,换电是非常好的一种基础设施模式,但是它是其中一种,它对某些车型可能是很适合的,但也不见得适合所有的车型,应该是多种基础设施的形式在中国都有发展的可能,我们要尊重市场的需求。在这种市场需求上把它做好,做得更加安全、更加经济、更加方便,战略发展,电动车随着发展以后,电动车和电网的互动,也是基础设施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九,智能网联技术是整个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新机遇。智能网联技术也是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专家组认为,智能网联技术是涉及到所有类型的汽车,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所以我们也不主张要列一个智能网联汽车,有的人提出我们是不是要列一个类型智能网联汽车,这种肯定是有问题的。实际上智能网联汽车还是从传统汽车开始的,智能网联技术覆盖了所有的汽车,这点认识大家应该是取得一致的,不会再去单独提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是汽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交通设施技术等多领域技术的融合,这点也很重要。智能网联汽车不是汽车行业自己一家的事情,肯定跟同行业关系密切,还有跟交通基础设施的行业紧密相关,绝不是汽车行业一家能做的事情,在智能网联这章里构筑了一个矩阵。专家组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将会带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变革与机遇,同时它绝不是汽车产业独家能够实现的任务,中国汽车工业要与信息产业和交通系统密切合作,加强沟通,才能够建设一个自主的产业链体系。
第十,突破共性基础技术。刚刚讲制定路线图分了9个小组,每个小组最后都是列出一个很详细的短板,短板列出来以后大家都感到很震惊,所以说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我们基础是不牢的。大量的短板,而且这些短板又是“卡脖子”的,这些短板多半在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中,不在中国企业中。当然,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应该是开放的态度,应该是让全球汽车产业都在中国发挥他们的作用,把中国的市场作为全球竞争的场地,但是竞争场地不能说中国人很弱,我们希望通过竞争把中国汽车产业做强,做强不是光看整车,一定要把基础做强。今天我们是产业链为主题的会议,我在讲台上呼吁,希望投资者或者产业界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产业链基础上。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