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华为昇腾计算业务副总裁张迪煊表示,人工智能并不是颠覆某个产业或者新增某个产业,最根本是通过人工智能帮助各个行业做智能化升级。
而在智能化转型和新基建的浪潮中,华为给自身的角色定位,从Atlas人工智能计算解决方案的名字中就能窥探一二,“Atlas”是希腊神话中的擎天神,意为用双肩支撑苍天。
2018年,华为发布人工智能战略,次年,随着昇腾系列AI芯片、全场景AI计算框架MindSpore、Atlas全系列基础软硬件的推出,华为已完成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的构建,目前与ISV伙伴合作发布超过120个联合解决方案,并与新加坡DIGI、意大利AGS、韩国ASRADA、上海天文台等全球客户进行合作。
数字经济需要构建特有的基础设施——数字中心,而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是最普遍的解决方案。华为Atlas人工智能计算解决方案基于昇腾系列AI处理器,通过“数据中心+智能边缘”的方式,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场景的需求,全方位促使企业智能化转型。
数据中心即一个组织或单位用以集中放置计算机系统和诸如通信和存储这样的相关设备的基础设施,具有集中式部署、算力高的特点,能够提供极超大规模的计算能力。据研究表明,2019中国数据市场规模总体营收已达1132.4亿元,将来仍将保持3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
张迪煊告诉亿欧,华为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主要面对三个细化场景:1、新基建应用场景,提供AI集群解决方案,通常由政府领头,在各个城市落地,通过算力赋能当地中小企业;2、数据中心训练场景,大型企业部署,满足研发需求避免资源浪费,对外输出训练云服务;3、数据推理场景,在大量数据分析基础上进行推理,进行精准营销,视频分析等。
“边缘计算”指的是在更靠近终端的网络边缘侧,提供计算服务,具有移动性好、时延低、带宽压力小的特点,降低终端成本、能耗,延长终端使用寿命,但是对算力的应用性、部署性和实时性要求非常高。据预测,边缘计算市场规模18-22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超30%,2023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有望达到340亿美元。
和“数据中心”方案相比,边缘计算更适合与具体场景相结合,两者的关系类似于“大脑”和“神经元”,张迪煊预测未来集中部署的“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将并存,在人工智能和人类生活紧密结合之后,边缘计算应用程度将超过数据中心。
人工智能和行业结合是人人都可以喊的口号,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问题多多。很多科技企业的CEO都表示,人工智能如何落地,是行业痛点之一,只有实际运用,才能创造价值。
“联接+计算”是华为的秘诀,计算是新的重点,人工智能企业和其他企业都在培养人们的AI意识。说的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从张迪煊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和各行各业存在着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懂人工智能的人可能不清楚行业的需求,而懂得行业需求的人却可能没有能力用人工智能来解决问题。”
国家已经意识到拥有AI意识的重要性,截止到目前,已有200多家高校被批准开设人工智能课程。而在学校之外,华为提供的策略是和有代表性的企业合作,共同打造行业SDK。
“对于结果,我们很乐观的,因为现状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意识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降本增效,这是可喜的发展。”张迪煊说道。
华为的AI战略不仅仅是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通过“硬件开放+软件开源”,建构华为特殊的产业生态也是目的之一。
“硬件开放”可以理解为提供解决方案的“半成品”。通过提供不同的模组和部件,有利于帮助华为的硬件伙伴结合用户的不同需求,设计组合成各种产品交付给客户,大大扩大客户的触及范围,提高了产品交付效率,达到华为、合作伙伴、客户三赢的局面。
“光有硬件是不够的,软件是连接应用的桥梁,所以我们打造了MindSpore全场景AI计算框架,对所有开发者都是开源的,旨在把芯片的算力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张迪煊说道。
同时,华为的全流程工具链Mindstudio支持三类开发者:1、企业开发者一般利用华为提供的技术平台开发算法应用,服务于企业的解决方案;2、华为同60多个高校建立AI联合实验室,提供算力平台和基础教材,学生会通过软件平台完成毕设和研究,有一部分网络模型会在社区进行共享;3、华为通过众筹,邀请其他人一起构建网络模型,成果会在社区共享。软件平台运用相当灵活的方式来支持AI的生态繁荣,提升昇腾的客户群体。
据悉,华为产业生态战略在过去一年中进展非常快速,已经和60多所学校合作建立实验室,商用100多个联合解决方案,软件平台已超过4万开发者,预计在3年内拥有百万开发者。
在过去,华为一直全力将既有产品做到极致,而这次华为更致力于成为开拓者和领跑者,希望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自身的实力,与这个行业同步奔跑,并努力实现极简易用,让AI计算无处不在;极致性能,让AI计算触手可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