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刷抖音的人仔细想想,或许会有这么一个感知:除了会刷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类别外,其余大多数都是当时的段子梗、流量担当。
从“我太难了”、“卧槽无情”、“我信你个鬼”,到“职场中的十大禁忌”、“清朝皇帝能力排名”,看个乐儿之余,越来越多人只会感到这些视频的低质和粗糙。
身后摆个书架就可以对历史大刀阔斧谈论?穿身西装就可以指点职场?
不谓侠看遍了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的各种书籍和视频栏目,也未曾见过一次阎老先生给清朝皇帝做能力排名。
如此看来,如今抖音上的内容可归为几类:一个是自编自导自拍自演的情景小短剧;一类是善于总结提炼的各门类冒牌学究;一类是有点情节的广告;剩下的才是兴趣内容、知识内容。
不谓侠发现,最后一类的比重在近半年明显降低了,这无疑是件很糟糕的事。
而前三类内容,则为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带来了更多流量,但用户却没有变成更好的自己——躺在床上,明明已经困得不行,却仍然不停地浏览这些无用信息,强迫症似的补充着枯竭的多巴胺,这给用户带来的是意义空虚与价值迷茫。
短视频有罪吗?其实是内容创作者在追逐流量与利润的路上与社会责任上产生了冲突。
当今,流量在内容创作者行业越发被提及,很多人简单粗暴理解为:流量=出名=火=广告收入。
近几年,互联网的一个典型思路是“先把流量吸过来,随后再考虑变现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流量的争夺以烧钱为前提,最后不可避免的向巨头求救站队,加剧了流量汇聚在巨头手里的速度,流量获取成本只增不减。
大家纷纷寻找流量洼地。举个例子,抖音上一条视频可以吸粉几十万、一场直播可以卖货百万甚至千万,这让原本按兵不动的电商人争先恐后涌入其中,希望可以趁着平台红利收割一波,复制吸粉奇迹。
当今互联网竞争的白热化阶段,流量越来越贵,对于流量的焦虑,也愈演愈烈。
流量本没有问题,能制造流量的原生内容自然具有一定价值,但之后每一个模仿、每一次被使用,基本上都是无价值的,至少从内容价值上看是个0。
如今市面上也有不少针对重内容还是重流量的讨论声响,对此,不谓侠从不否认流量的价值,不过也同意高流量不一定等于好内容。
这里所说的好内容一定是符合主流价值观、能够引起共鸣、发人深省、且具有独特观察视角的。
一味地追求高流量爆款的弊端是很显露的,大量不够优秀甚至低俗炒作的内容充斥着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日趋抬头。
如此长远看,受到伤害的不仅是作为受众的用户,创作环境、广告主的营销投放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一句话总结下来,流量与流量之间是不平等的,如今的大部分流量是没有含金量的注水流量。
不谓侠很多同行朋友现在都扔掉了笔杆子、转做小视频,他们有长得精致的,也有耐人寻味的,总之都愿意支个手机架抛头露脸。
但不谓侠发现,他们大多数人讲的内容,乍一听挺有道理,但细琢磨会发现——这不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吗?
还在做拥有足够含金量的流量内容的人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在视频号、b站、抖音、快手这些平台。
除了快餐化的热点、娱乐、竞技内容外,匠心制作的内容还是要看的,虽然接受起来不如刷沙雕视频来得爽快,但是一碗参汤带来的营养价值终究是和喝可乐不一样的。
不谓侠最近和几位朋友见面聊天,可谓收获颇丰,在谈到最近关注什么话题时,一位从事云计算服务的朋友说他在看一个讲述“孤独死”的纪录片,和他从业领域甚大的反差,一下勾起了不谓侠的好奇心。
聊下来才知道,这个纪录片以一个中国记者亲历日本孤独死清扫的视角,讲述的日本四个孤独死的故事。
大体听了听,不谓侠感觉这个话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后来朋友还给不谓侠看了几个片段,确实有种让人说不出的压抑感。
当看到孤独死的人,家中堆满垃圾和杂物,不谓侠心中充满了唏嘘。
人怎么可以这样离开这个世界?第一个清扫现场讲述的老人,生前是开社区诊所的,整个街区内的人多多少少都来这个诊所看过病,但没有一个人发现老人去世,现场清理时也没有一个人上前来问。
不谓侠想,这就是“无缘社会”最直接的体现——与亲人无缘、邻里无缘、社会无缘。当一个人失去了和家人、邻里、同事和朋友的联结,那么他最终走向的,可能是孤独死去的结局。
这个名为《无人知晓》的片子深深地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可以说它具备“参汤”的所有潜质,因为它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具有独特视角、发人深省,唤起社会对生命的尊重。
在今天的互联网内容领域,各大平台都在转向社交娱乐化,能够给予各垂直领域、关注社会隐秘角落,关注少数群体,让他们发声的平台和内容少之又少,腾讯新闻的《无人知晓》可以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让人眼前一亮。
当互联网不再仅仅是凭借流量去换取营收,而是全面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时,这个时候网络环境会极大影响到每个个体,这需要更多互联网平台去输出良性的文化与价值观。
令不谓侠更为惊讶的是,说着说着这位朋友居然又回味起了流量时代的“不合时宜者”:《十三邀》。
有一期节目,许知远对俞飞鸿的美毫无保留的称赞,还“讨伐”起了许知远与马东的尬聊场面。
惊讶的一方面是他作为一个纯技术男,居然对这些内容印象如此之深,其次是这些片段都已过去3年,居然还会被拿出来作为谈资。
可见当年真正的爆款其影响力之深,据悉《十三邀》前两季的播放量就已接近6亿,完全算得上是流量担当,如今,《十三邀》已发展成为了一个IP符号,代表深刻思考、人生体悟等。
这是内容市场上一档鲜有的耐看型节目,并积累了一批高知粉丝群体:上班白领人群、一二线城市精英、丰富年龄段用户……这些才是品牌最为看重的潜质消费力人群。
正如健康的社会不应只有一种声音,健康的互联网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流量。
据了解,《十三邀》每一期从筹备,到拍摄,到剪辑,再到发布,至少要1个月时间,每一集都可谓匠心之作。
当然,《十三邀》也好、《无人知晓》也罢,他们上线后的重要评估指标自然也都是流量,但此“流量”非彼“流量”:它们赢得的流量,是真正因内容质量获得的口碑而带来的流量,这是高含金量的24K流量。
天下苦流量久矣,互联网迭代速度太快,流量池几乎三五年就会发生一次剧烈波动,市面上的产品往往会在这种剧变中遭遇洗牌。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占据了中国互联网流量池的重要位置,但这只是阶段性的。
正如前文不谓侠所说,并不否认流量的价值,但重要的是让流量有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 当下内容产业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通过平台的高质量调性来维持它的品牌声誉赢得尊重,这要求它们应该从内容层面引导网民从浅薄走向深度思考与理性思辨,推动内容消费升级,而非内容消费降级。
现在各内容平台都在做内容生态,流量激励、奖金激励数不胜数,有的平台甚至可以给到500亿的流量扶持,绝对的大手笔。
这其中也有平台除了流量外还会和像不谓侠这样写字的人做内容共建:每天碰选题、给资料、提供数据分析,只要对方愿意写,写出来的内容平台就会在其各端口、位置帮着推。
这对不谓侠这样注重内容质量的创业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这样一来作者不至于创作内容枯竭,平台也不会缺少价值内容,是个双赢的局面。
其实,已经有平台发现了流量含金量的重要性,因为注水的流量早晚有枯竭的一天,就像前不久爆火10万+的那篇都是黑方块的文章,倘若他第二篇还这么写,效果又会是怎样呢?
这让不谓侠想起了微博大号“古城钟楼”十年如一日的铛铛敲钟,该怎么形容这一内容创作呢?暂且称它行为艺术好了~
可以说,流量是每个写字人、视频人生存的重要指标,是他们赢得船票的依据,但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它的含金量,以至于丢掉了自己的专长,踏上了邯郸学步的道路。
或许,他们当年创业时也怀揣了坚定的内容创作信仰,只不过,如今信仰变成了欲望和流量。
其实坚持下来,也未必没有流量,运气好的不敢说名流千古吧,名流几年是肯定没问题的。
可惜的是,今天他们放弃了参汤而选择了可乐,并走向了越来越虚胖的前路。
在一个注水、可乐泛滥的世界,每个人都需要一碗回味无穷的参汤,不是吗?